2011年1月26日,安徽德力日用玻璃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力玻璃”)的中小板首发申请获得通过。但是,有媒体对德力玻璃的成长性提出质疑,认为其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增长率持续下滑,成长力缺乏说服力。该公司的申报稿中还出现收入和费用变化趋势不匹配等财务异常现象,有媒体怀疑该公司或存在上市前夕将库存商品突击卖给经销商,虚增应收账款债权,从而达到粉饰财务数据的可能。另外,有媒体对其历史上的几次股权转让也提出质疑,认为德力玻璃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在未来上市后或许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治理风险。
德力玻璃基本资料:
公司名称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2002年10月16日
法人代表
施卫东
注册资本
6,310万股
拟发行股数
2,200万股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
3.75元
发行后总股本
8,510万股
主承销商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
日用玻璃器皿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德力玻璃:成长性堪忧,转型不易
德力玻璃主要从事日用玻璃器皿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产品数量众多,共拥有15大系列,数千种规格的日用玻璃器皿产品。产品主要分为水具酒具类、餐厨用具类及其他用具类3大类别。水具酒具是公司产品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至2010年前三季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69.74%、69.57%、69.50%和68.38%。
德力玻璃通过首发申请后,不出意外的话,登陆中小板将指日可待。有投行人士指出,尽管中小板上市基本条件与主板上市条件类似,但在实际申请上市时,中小板公司仍要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而德力玻璃所处的玻璃器皿行业并非属于极具成长性和高技术含量的朝阳产业。
2010年5月初,国务院下发通知,对玻璃、造、纸炼铁、炼钢、水泥、电解铝 6个行业做出产能淘汰的具体要求。而在其后工信部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的目标任务中,玻璃等6大重点行业的淘汰任务更大幅超过国务院通知的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引用某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尽管玻璃器皿行业不属于国家明确淘汰的建材 玻璃范围内,但其同样属于资源型、高耗能型的夕阳产业。目前,整个玻璃器皿行业面临转型,但实现根本转型很难。而德力玻璃也在募投项目中列示,拟以2.65亿元打造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及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尝试从普通玻璃器皿向高端器皿市场转型。但业内人士却对此提出质疑,“德力玻璃主要发展国内市场,但国内消费者对中高档玻璃器皿的消费欲望不强,很少有人会花几百甚至上千元去买这些玻璃器皿,未来市场开拓风险很大。”
另外,尽管德力玻璃近两年产销量在行业中排名第一,但仍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德力玻璃在申报稿中也坦陈,日用玻璃器皿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国内生产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低,且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在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德力玻璃日益放缓的业绩增速也从侧面体现了玻璃器皿行业的激烈竞争。2007年到2009年三年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067.61万元、33991.24万元、38862.03万元,增长速度由47.35%放缓至12.32%。
德力玻璃:财务数据异常,涉嫌粉饰
在报告期内,德力玻璃的业绩数据还出现收入和费用变化趋势不匹配等财务异常现象。申报稿显示,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为38862.03万元,较上年仅增长12.32%,但同期销售费用却大幅增长82.83%,管理费用也增长32.45%;2010年前三期主营业务收入为37248.85万元,较2009年全年的38862.03万元变动并不大,但同期应收账款却增加了1420.41万元,增幅达55.24%;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水平明显提升,由3.02次提升至4.34次,这说明公司产品销售速度加快,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水平却由17.10次降低至15.14次,收账天数加长。
《21世纪经济报道》引用一位资深审计人士的观点认为,上述数据的不相匹配和异常,有可能是公司加大销售力度,不断将产品加速出售给下游分销商,因此销售费用加大,但同时公司对经销商的收账时间却不断放缓,导致应收账款增加。
该资深审计人士进一步指出,在财务操作手法上,如果公司跟经销商达成协议,把库存商品虚卖给经销商,再私下放宽经销商的回款时间,“这样一来,公司以应收账款方式虚增资产,报表比较好看,而经销商的回款时间又能得以放宽,实际上对双方都有好处。”
以上的财务异常并没有成为德力玻璃首发申请冲关的拦路虎,但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这样的幸运。因为收入和费用变化趋势不匹配导致闯关失败的案例已有先河。2010年8月13日,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板首发申请被否。证监会发审委之后指出,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销售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其被否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