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行业是既关系国计民生又高度市场化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这样的领域,央企如何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企业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用自身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回答。
中国建材成立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五年来,中国建材各项经营指标大幅增长: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5%,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为5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60%;总资产复合增长率为5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超过400%。
中国建材4项主营业务水泥、轻质建材、玻璃 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服务的业务规模均获得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水泥产能从2006年初的1100万吨增至2.0亿吨,居世界前列;石膏板产能从2006年初的3.6亿平方米增至10亿平方米,居世界前列;玻璃纤维产能从2006年初的21万吨增至1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风电叶片产能从零增至15000片,居中国第一;工程服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40%,居中国前列。
“十一五”初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建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水泥、玻璃产能已居世界首位,但大而不强,一是集中度很低,企业过于分散,缺乏有影响的大企业。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重污染、高能耗的“小水泥”、“小玻璃”占较大比重,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只占到42%。三是恶性竞争激烈,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导致整个行业效益偏低,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大的行业背景下,中国建材集团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对集团制造业务改制重组组建了中国建材。中国建材成立后,驱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有效破解了做大做强的资本金和资源问题。上市后中国建材继续推进再融资工作,5年间进行了3次配股,连同IPO(首次公开募股)共筹集资本金110亿港元。
针对我国水泥行业大而不强、集中度低,恶性竞争、行业价值偏低的现状,中国建材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央企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实施“大水泥”区域化发展战略,以旗下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为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进淮海、东南、北方区域的联合重组,五年中,联合重组水泥企业超过180家,水泥年产能超过2亿吨,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和企业整合的范例。
中国建材其他业务板块均通过联合重组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五年来,中国建材共联合重组近200家企业。在大力推进联合重组的同时,强化公司治理,深入开展管理整合。实施央企市营机制,用市场化方式把央企的品牌、资金实力与民企的市场活力有机融合,实现了包容性成长。
中国建材还积极围绕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中央企业中竞争型企业的发展典范和我国建材工业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的典范。
展望未来的发展,中国建材管理层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国建材将抢抓机遇,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联合重组、管理整合、资本运营、集成创新,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三新”战略,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建材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