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莱特是如何从一家小型玻璃作坊成长为如今的大型玻璃制造商的?面对光伏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福莱特又将如何做好战略布局?
独具慧眼进军光伏产业
1998年,福莱特玻璃成立,注册资本51万元,以销售玻璃制品为主。“当时的产品很单一,就是生产镜子。”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苑飞说道。
2002年,福莱特在秀洲工业园区秀园路,建造了一个占地112亩的玻璃深加工基地,供应玻璃深加工产品是福莱特集团向玻璃深加工领域进军的一次大跨越。目前福莱特公司深加工玻璃产品涵盖了优质镀银镜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等系列产品,主要供应国内江浙沪并远销国外,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由于产品出色,2004年,福莱特与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家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宜家家居选择合作伙伴并不是简单地只认产品质量,还要考量企业管理、员工福利等多方因素。”苑飞说,截至目前,宜家仍然是福莱特主要客户之一。
2006年,上海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成立,投资7000万元进军光伏玻璃行业,福莱特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规模生产光伏玻璃产品的企业。“当时我们收购了上海一家企业,又通过2个月的时间去研制配方,从最初的小批量生产到最终量产光伏超白压花玻璃,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市场的垄断。”苑飞说。
而后的几年,光伏玻璃成为市场争相抢夺的“香饽饽”。2005年到2009年是光伏玻璃的快速发展时期,“那时候客户都是来‘抢货’的。”苑飞告诉记者,当时福莱特的一家客户,带着1000多万元的现金来到生产车间,指着其中的一条生产线说,这条生产线的产品他们都要了。
由于起步早、产品成熟,福莱特一直在全球光伏玻璃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2010年,随着嘉福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全面建成,福莱特的光伏玻璃产能为日熔化量1290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14年以前,它还是国内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商。
做精、做强提升产品附加值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光伏领域,光伏玻璃也从“一枝独秀”发展到“百花齐放”的局面。“市场竞争一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苑飞说。2006年,市场上光伏玻璃每平方米的价格在120元左右,到了2008年,每平方米的价格在70元至80元,而到了2015年,每平方米价格仅在30元左右。
“如果再去打价格战,只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精、做强产品,来维护好现有市场。”苑飞说。
因此,创新一直是福莱特不断发展的源泉。福莱特不仅建有自己的玻璃实验室,还拥有十余项专利技术,除了持续研发光伏压花玻璃配方、原料加工、熔窑自动化控制、花型技术等关键技术外,又在传统low-e玻璃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更优质节能特性的节能玻璃产品。而增透型光伏超白压花玻璃、low-e玻璃、tco玻璃的生产,为福莱特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尤其是tco玻璃的研发生产有利于扩展产业链条,分享薄膜电池行业发展的收益,避免产品单一可能引起的风险。
在福莱特产品展示厅内,记者看到一排玻璃橱窗后都挂有一个浴霸,当工作人员把浴霸打开后,记者感受到了每块玻璃传递到手心的温度,从最初能够清楚感受到热量到几乎感觉不到热量。苑飞告诉记者,这就是low-e节能玻璃和普通玻璃在隔热效果上的区别。low-e玻璃通过涂上一层金属层,能够有效隔热降噪,非常节能环保,而成本只上升了10%。“如果长期来算,节能效果能够很快弥补这块投入,现在国外一些国家在一些政府工程上都强制使用节能玻璃,相信今后国内市场前景也会广阔。”苑飞说。
另外,福莱特还通过“机器换人”来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据苑飞介绍,过去企业的一条生产线搬玻璃这一工作需要6个人,“三班倒”则需要18个人,而现在只要2个机械手就能完成。
正是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福莱特成为我市税收缴纳超亿元企业。数据显示,2014年,福莱特集团上缴税收超过1.5亿元,截至2014年,该企业累计缴纳各种税金达7.82亿元。
与此同时,福莱特近几年在环保上的投入也超过1.2亿元。福莱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创新、战略定位,也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将‘玻璃梦’更好地沉淀在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