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长利玻璃发展迅猛,去年产值3.5亿元,是目前新滩规模最大的企业。
长利玻璃曾是武汉有名的污染大户,转战洪湖新滩后,通过技改升级,节能降耗,成为洪湖市的“香饽饽”。目前,洪湖市委书记直接对口联系长利玻璃,市委组织部参与协调解决企业难题。
投5500万元建环保设施
长利玻璃公司前身是武汉市玻璃厂,原厂区位于白沙洲附近的洪山区张家湾,曾是我省玻璃行业龙头企业。由于生产排放大量浓烟,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仅2015年,洪山区环保局接到有关投诉80起。
“原厂区污染大,但受限于条件,环保改造存在困难,搬迁是迟早的事。”长利玻璃董事长易乔木介绍,2014年,长利玻璃决定在洪湖新滩动建新厂。去年1月,长利玻璃张家湾厂区全面停产,同年3月,洪湖新滩工厂投产。
“如果不解决环保问题,长利玻璃到洪湖同样会被列为‘不受欢迎对象’。”该公司在新厂投入5500万元,实施脱硫脱销烟气治理工程,各项排放指标全部满足国家标准。
长利玻璃洪湖公司副总经理胡金祥介绍,玻璃生产排放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安装最新的环保设施后,烟气先通过余热锅炉降温,进入电除尘装置,再通过SCR脱硝反应器、NID脱硫反应器,最后经过布袋除尘器后排放。今年一季度监测数据显示,该厂排放二氧化硫浓度为200毫克/立方米(国家标准4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为360毫克/立方米(国家标准700毫克/立方米),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国家标准50毫克/立方米)。温度达500摄氏度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温时,还能利用热能发电,每天发电量达7.6万千瓦时,供生产使用。
如今,站在玻璃厂区内,只看到烟囱冒出白色的水蒸气,无刺鼻气味。
专属码头通达长江沿线
从长利玻璃厂出来,行驶4公里就到了长江岸边,这里有该厂的专属码头。玻璃产品通过轮船,沿长江运往重庆、江西、江浙一带。
易乔木介绍,该厂40%的玻璃成品和70%的原材料都是通过水路运输,运输成本比公路低一半左右,“在武汉市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
有通达的水运做保障,长利洪湖工厂开足马力。去年3月投产后,不到10个月,该厂年产值就达3.5亿元,占洪湖新滩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被评为2016年洪湖市十佳工业企业和纳税大户。“今年产值达到5亿元没问题。”易乔木说,经过技术升级改造,洪湖工厂一座熔窑的产能相当于原张家湾工厂的两座,每吨玻璃生产能耗下降20%。
今年,长利玻璃计划增资1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预计明年8月投产。项目达产后,该厂年产值将超过12亿元。
“这里水运畅通,基础设施完善,税收政策优惠,政府服务积极主动,土地成本只有沌口的五分之一。”武汉经开区新滩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雷认为,长利玻璃在新滩发展,比在武汉市区更有优势。
胡金祥说:“张家湾厂区才300多亩,新滩厂区面积超过1200亩,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我们看好在这里的发展前景。”
发展特种玻璃与新材料
企业重新成了“香饽饽”,但易乔木依然有危机感,“国家要求钢材、水泥、玻璃等行业去产能,我们也要转型升级,不能拼产量,而要提升制造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特种玻璃。”
据介绍,长利玻璃正不断丰富产品系列,包括低辐射镀膜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二期项目建成后,还将生产汽车玻璃,成为整车企业供应商。
目前,长利玻璃投资成立武汉长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型材料研发,“太阳能玻璃”是其参与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程一兵主导,玻璃产品通过涂层采集太阳能发电,可作为新兴材料应用于建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