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新闻 » 会员新闻 »

南玻集团轻装上阵:去产能、强转型后的“百亿战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3 09:58 浏览次数:363
      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玻集团),总部坐落于深圳蛇口,A股、B股同时于199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最早的上市企业之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历几十年的风霜洗礼,南玻始终秉承“求实、创新、团结、高效”的企业精神,一步步成为中国玻璃行业和太阳能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
 
      近期,南玻集团发布2017年度报告,据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9亿元,同比增长19.05亿元,增幅21.23%,这是南玻集团上市25年来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长0.24亿元,增幅3.0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0.28亿元,增幅3.47%。
 
      应号召、去产能:强势升级、转战高端
 
      2017年,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会同发改委等部委印发《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方案》,且于2月12日至22日展开水泥、玻璃行业专项督查,意味玻璃业去产能工作将加码实施。
 
      玻璃业一直是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通过拟定《平板玻璃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方案》等方法,运用政策引导和资金补贴的方式减少过剩产能。根据协会估算,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的合理区间为85%至90%,而2020年前至少需淘汰和减少平板玻璃产能2亿重量箱。
 
      众所周知,传统平板玻璃、工程玻璃行业已经进入产能相对过剩阶段,正进入行业洗牌期,实际上,“去产能”的同时意味玻璃产品走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机遇期。根据南玻集团董事会秘书杨昕宇认为,玻璃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是中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在应用端满足不同细分领域特定需求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环境友好的高端产品则供不应求。
 
      而早在1996年,中国南玻集团便深度开始考虑行业前景及发展弊端,并涉足节能玻璃的研发和生产,成为最早的低辐射节能玻璃制造商,引领了中国节能玻璃市场的前行方向。同时,南玻集团参与多项节能建筑、节能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从2005开始,南玻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的号召,大举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获得巨大突破。随着东莞麻涌绿色能源产业园的建成和宜昌硅材料生产基地的投产,集团打造完成由高纯多晶硅材料到硅片、太阳能超白玻璃、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等完整的第二产业链支柱。
 
      到2007年,南玻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已进入国内光伏产业第一阵营。公司现高纯多晶硅产量为1 万吨/年,硅片产品产量为2GW/年,电池片产量为0.75GW/年,组件产量为0.15GW/年。同时,目前太阳能产业空间巨大:2016 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同比增长128.3%,在“6.30”抢装潮之后,上游多晶硅供给紧缺不断推高产品。在市场向好趋势下,南玻借助完善的太阳能产业链布局势必成为行业翘楚。
 
      随着可携式移动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的扩张,带动了铝硅玻璃需求的快速膨胀,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快速普及的过程中,较大尺寸显示器的应用需求也带动上游铝硅玻璃需求的增长,对于成功转型升级的南玻集团带来了利好。 
 
      2013年3月,清远南玻新建的一条年产800万平米的高性能超薄铝硅玻璃生产线正式量产,这印证了南玻集团成功抢占未来触摸盖板玻璃高端市场先机,进一步完善玻璃产业链,从而提升了公司整体竞争力。
 
      据了解,该生产线采用独有的工艺技术,借助南玻二十几年来在玻璃技术的沉淀和创新,生产更优性能的0.20mm—2.0mm高性能铝硅玻璃,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学、消费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等科技领域和高档建筑领域。目前,南玻生产的超薄玻璃在超薄玻璃市场的占有率已达50%。
 
      值得一提的是: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节能政策,清远南玻更是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并同步建设防尘硝等环保措施,力争集“绿色、节能、环保”于一体,实现企业效应、社会效益与周边环境的三赢。
 
      高性能超薄铝硅玻璃的成功量产是南玻集团推动国内电子玻璃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也标志着南玻集团从传统浮法玻璃向电子玻璃的全面转型,完全实现传统玻璃业务的升级换代。
 
      自动化、高精尖:调整布局、制造升级
 
      2017年是南玻集团的“结构调整年”和“战略布局年”,南玻集团明确了以管理提升、行业整合、国际化战略为路径,深耕壮大平板玻璃、工程玻璃、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与太阳能光伏等4大主营业务的战略规划。
 
      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南玻集团的绿色能源产业园是公司六大生产基地之一。在园区内,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光伏3大业务板块正如火如荼的生产中。在东莞浮法玻璃生产线旁,成品部切装主任刘万忠说:“南玻已经建成了产品覆盖面宽、应变能力强的浮法线,可生产厚度从1.8毫米到超过10毫米的浮法玻璃。超薄的1.8毫米玻璃主要用于高端制镜和扫描仪,市场形势在不断走高。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个月以后。”
 
      而工程玻璃事业部应用技术部技术员刘杰则激动的介绍:“公司推动‘机器换人’的步子超快,工程玻璃板块全部40余条生产线仅去年就有17条配备了自动化翻转台,实现了自动化升级。自动化明显有助于车间生产增效。过去人工搬运玻璃上下片台,每条线需要配备5名至6名工人,实现自动化后,人数减少到3名。”
 
      在工序更为复杂精细的光伏板块,自动化设备投放收效更加明显。仅仅是电池线的6道工序,就集中投放了上下料机、插片机、选色机、浆料机、丝网印刷机等自动化设备。光伏事业部生产部技术员范桥说:“去年公司为扩大光伏产能新增了一个车间,但由于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车间人员总数不增反降。”
 
      除了自动化推广及操作水平提升,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也让南玻集团的质量型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浮法玻璃事业部东莞基地生产部经理叶金林说:“东莞基地浮法玻璃主要产品定位高端超薄,半数以上产品出口。虽然近年来产能没有扩张,但良品率提高了不少。”据了解,该基地超薄浮法玻璃去年成品率达到88%,今年一季度已经超过9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创新供给水平。在“十三五”时期,南玻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构筑国家先发优势为中心任务,以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着力强化新一代高新技术攻关,力争在玻璃行业高新领域赢得战略主动。同时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支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作为中国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南玻集团以国家战略部署为导向,高科技创新为抓手,围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攻关,突出重点,形成“高、精、尖”的重大科技成果,以点的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7年1月咸宁工厂的正式点火投产,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南玻在玻璃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咸宁高铝二代生产线投入运营后,可年产二代超高铝超薄电子玻璃1500万平方米,月产100万平方以上,日产优质高铝超薄玻璃100吨。闪亮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咸宁所生产的高铝玻璃,铝含量将达到17%,并开始研发无碱高铝光电玻璃,对标康宁等国际主流玻璃产品。
 
      近几年来,南玻集团重点在超薄电子玻璃领域进行技术与产能的扩张,主要以高铝超薄电子玻璃技术为引领。南玻集团目前在运营的电子玻璃生产线共有三条,每条线年产能约1万吨,且超薄电子玻璃市占率已经超过50%。将重心放在重点产业的建设中,不仅使集团提质增效,同时还加快培育了整体发展的新动能。
 
      值得庆贺的是,今年4月19日,在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暨2018全省建筑材料行业工作会议上,清远南玻“高性能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7年度广东省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特等奖,“高性能大尺寸超薄超透铝硅盖板玻璃”项目荣获2017年度“东鹏杯”广东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技术开发类)特等奖。
 
      此次获奖,与清远南玻始终坚持“聚焦技术创新,铸造高端品质”为主线,致力于高品质的高铝硅酸盐玻璃生产配方研制、生产工艺研究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改进密不可分。荣誉佐证了清远南玻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得到了权威机构和行业的充分认可,也将进一步提高南玻在电子玻璃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地位,为南玻进一步深化发展电子玻璃,向终端市场迈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可期,南玻集团将继续依托主业整合资源,横向扩大产业市场宽度,提升品牌及市场的影响力及控制力,纵向延伸主营业务产业链,向上游发展储备资源,向下游发展强化应用,从而通过关注各产业链前沿技术变革,引领行业发展。同时南玻集团将持续依托国家战略,紧抓行业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的为“中国制造2025”作出更大贡献。
 
[ 会员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留言咨询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