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新闻 » 会员新闻 »

三峡新材15万吨玻璃找到销路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0 13:10 浏览次数:170
      15万吨玻璃积压50多天,堆在租来的仓库里;当地税务部门闻讯牵线搭桥,跨三省市帮忙找到下家。“已销售600多万元,还签订了6000多万元意向合同,企业的压力小了许多。”4月17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黄鹂如释重负。
 
      三峡新材位于宜昌市当阳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平板玻璃制造十强企业。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5座玻璃生产熔窑都未停产。“停不得,也不敢停。”黄鹂告诉记者,受温度等关键指标影响,每个熔窑停后重启产生的成本约8000万元,且最快也需1至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为降成本,该公司把6.8万重量箱(一标准重量箱为50公斤)平板玻璃的日产量,缩减为5.8万重量箱。50多天里,公司生产约300万重量箱玻璃,重约15万吨,总价值约2亿元。可受疫情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需求量剧减,成品玻璃大量积压。该公司只好租借当阳市宝加利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仓库临时堆放。
 
      4月3日,当阳市税务局局长杨晓波到宝加利公司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时,无意中得知三峡建材玻璃待销一事,立即着手寻找为企业纾困的办法。他首先想到“湖北税务大数据应用及风险管理平台”,这里汇集了省内外多家企业采购需求信息。
 
      通过开票品名、经营范围检索,该局很快筛选出3家玻璃深加工企业上海佳成玻璃有限公司、湖南天润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和江苏格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复工复产企业产品产业链”平台,在外省市税务机关的配合下,该局引荐搭桥,4家企业进一步沟通商谈,为待销玻璃顺利找到销路。
 
      截至4月15日,三峡建材总价值655.68万元的平板玻璃已陆续发货,6000万元的采购意向正在实施中。“税务部门助力纾困,企业一定会早日实现产销平衡、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三峡新材财务总监刘逸民说。
[ 会员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留言咨询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