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义玻璃产业园的施工现场,一排排厂房已经搭起钢结构,建设者们正克服炎热酷暑,加快施工。首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其他5条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是广西区内最大的玻璃生产制造企业。自2018年落户北海后,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历经几年发展迅速成为广西深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我们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掌握超薄电子玻璃及超白浮法玻璃技术的公司,打破了国外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地位。生产的汽车玻璃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建筑玻璃广泛用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等项目”谈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丁立冬告诉记者。
但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的生产脚步。
“公司原计划在今年2月底投产2号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优质浮法玻璃的制造产能,开拓市场,疫情不仅导致公司生产线不能如期投产,而且还影响了与我们公司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要打通的环节太多,复工复产比我们预想中的难度大了很多。” 自疫情趋缓后,丁立冬整日看着报表数据发愁。
作为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的上游企业之一,北海宝泓石英砂科技有限公司由于缺少资金采购原材料,无法继续生产加工石英砂。“公司2月份基本停工停产,3月恢复生产后,销售收入陡然下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00万元。” 北海宝泓石英砂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碧波说。
就在企业犯难之际,北海税务部门和地方银行联合打造的“银税互动”金融产品——“中银税贷通”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之困。“我们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申请获得了200万元贷款,银税互动让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梁碧波开心地说。
疫情导致各地建筑工地无法开工,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我们生产的建筑玻璃在下游销售环节受到较大影响,2月份销售收入环比下降近60%,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丁立冬说。
据了解,仅在广西北海,信义玻璃的下游配套企业就有10多家,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严重制约了信义玻璃的产能恢复和建设进度。
“税务部门远程指导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快速办理了跨区域报验和预缴业务,帮助我们及时开出了发票,确保了公司资金的正常流转,最大限度减轻了我们的办税负担。”芜湖天久建设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兆军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给予很高的评价。
芜湖天久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信义玻璃(北海)产业园室外玻璃系统配合料输送天桥工程的建设。“疫情下税务部门的服务丝毫没有打折扣,反而更加方便安全,税务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干劲十足,我们有信心早日完成项目施工建设!”王兆军说。
随着上下游链条的逐项打通,丁立冬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得知企业自2020年2月起,可享受疫情期间出台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每月可减免近45万元的社保费,同时通过享受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和西部大开发优惠所得税优惠政策一季度可减免70万企业所得税,加上每年还有近3500万元的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减免,丁立冬觉得疫后企业腾飞指日可待。
丁立冬告诉记者:“税收优惠政策化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困局,公司3月份销售收入相比1月份翻了近5倍,更加坚定了企业扩大产能的信心和决心。待整个玻璃产业园建成后,将聚集带动一大批围绕玻璃为主线的上下游企业到北海投资建厂,到时预计整个玻璃产业园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等产值可达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