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玻璃 行业准入条件》(简称《准入条件》)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准入条件》的及时出台,将大大有助于规范日用玻璃行业市场秩序。
《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简称《准入条件》)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准入条件》的及时出台,将大大有助于规范日用玻璃行业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有较为强劲的推进作用,从行业本身来讲,能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有助于行业内部净化环境,也符合国家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
日前,工信部全文发布了《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对行业内的新建、改扩建项目生产工艺、品种、能耗、排放等方面做出了规范,同时也提高了玻璃行业环保准入门槛。
《准入条件》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业内表示,此《准入条件》将成为行业重要信号,在新标准督促下,行业内实现优胜劣汰,现有企业也面临着一轮洗牌。
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据了解,《准入条件》所规范的日用玻璃包括玻璃瓶罐、玻璃器皿、玻璃工艺品和水晶玻璃制品。《准入条件》主要从生产企业和新建、改扩建项目布局,生产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与品种,能源资源消耗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劳动者权益保护,监督与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加快推进日用玻璃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就此《准入条件》的制定,记者采访了几家大型玻璃企业的负责人。
安徽光耀玻璃有限公司总监魏先生告诉记者,《准入条件》的及时出台,将大大有助于规范日用玻璃行业市场。“以前日用玻璃行业没有一个准入标准来规范行业的发展,市场上有一些小企业使用廉价材料和低技术设备生产产品,他们的成本非常低,售价自然就低,这样不但扰乱市场公平,生产的产品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魏先生说。
四川省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准入条件的出台对他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其实,这对中小企业也未见得是坏事。”杭州思明企业总经理陈先生对记者表示。《准入条件》对环保生产要求较高,他所在的企业目前还在使用煤气生产,在新标准要求下,陈先生准备在3月初引进一批新设备,采用天然气投入生产。“这一步早晚都要走,”陈先生说,“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早点换掉设备对企业对国家都是件好事。而传统的日用玻璃企业如果不能加快升级,在未来的‘低碳经济’中恐怕也难以立足。”
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秘书长刘建平也对记者表示,大型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生产效率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将有益于准入条件,对中小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优胜劣汰净化环境
刘建平还提到,《准入条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有较为强劲的推进作用,从行业本身来讲,能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当然,这无疑会淘汰一批不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但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有助于行业内部净化环境,也符合国家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刘建平说。
工信部消费品司轻工处处长刘素文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有了对高级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用玻璃承担着满足人们享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任务。但是,日用玻璃行业的现状与其重要性并不相称。
据悉,目前国内规模以上玻璃瓶企业有500多家,多数企业的产能在10万吨以下。即使是玻璃器皿行业产销量居国内第一的安徽德力公司,其年产能也仅8万多吨,占国内市场份额5%左右。由于行业集中度太低,大多数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强,没有能力进行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改造。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目前生产的一只玻璃葡萄酒杯售价几元至十几元,欧美国家生产的同类酒杯能够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
为加快推进日用玻璃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对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规划布局、工艺装备等作出了明确要求。而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则将在投资审核、土地供应、上市融资和银行信贷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刘建平还呼吁已“达标”的大企业新建、扩建严格按照《准入条件》来执行,特别是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方面,要起到带头作用以提高全行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