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玻璃行业迎来重组式变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6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浏览次数:3905
核心提示: 随着年报披露,建筑建材 行业2010年的业绩已经大体浮出水面。总体看来,建筑建材行业去年实现了26.4%的业绩增长,其中作为子行
      随着年报披露,建筑建材 行业2010年的业绩已经大体浮出水面。总体看来,建筑建材行业去年实现了26.4%的业绩增长,其中作为子行业的玻璃 行业业绩喜人。据Wind数据显示,在建筑建材行业的子行业中(根据申银万国行业统计),玻璃行业中的8家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9.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32%。
  在2010年创出良好业绩的玻璃行业在2011年同样引得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上周玻璃行业部分股票更是冲撞了投资者的眼球。2011年4月19日,棱光实业、洛阳玻璃(11.96,0.20,1.70%)均创出年度新高,分别为15.97元、12.03元,而其余6只股票也在当天不同程度冲击年度高点。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除了洛阳玻璃、耀皮玻璃(17.50,-0.32,-1.80%)外,其余玻璃个股在随后的日子并不乐观。
  “ST洛玻”摘帽
  2011年4月19日,洛阳玻璃高开高走,直奔涨停,收盘上涨10.05%,报9.75元,成交额7650万元,创近期新高。与此同时,洛阳玻璃在港股行情也表现良好,收盘3.74元,涨幅4.47%,成交额2466万元。
  洛阳玻璃突然的强势引起了新金融记者的关注,同时也在相关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然而,在大家想对其探究一番之时,却发现关于其研究报告甚少。而对于整个玻璃行业的其余个股来说,除了行业的龙头南玻A(19.13,-0.12,-0.62%)、福耀玻璃(10.84,0.11,1.03%)以外,其余玻璃个股同样没能抓住人们的眼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直不被关注的玻璃行业突然冲进了人们的视线范围呢?
  原来就在2011年4月15日,“ST洛玻”发布公告,根据公告显示,4月18日公司股票停牌一天,自4月19日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ST洛玻”变更为“洛阳玻璃”。拟在三年内以ST洛玻为平台,通过一系列业务和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整合,全面解决公司与龙新玻璃、方兴科技(24.60,-0.22,-0.89%)及中联玻璃间的同业竞争情况。
  原来这个当日“最牛个股”的背后,离不开一个这样的关键词——资产重组。据证券投资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在二级市场上,股价在重大事项停牌前,保持稳健的上升通道中,在突破时连续放量资金大举进驻完成吸筹,从其阶段底部6.5元算起并没有完成翻倍,随着4月18日成功摘帽的利好刺激,受市场资金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认为,ST洛玻的成长,中建材对于其资产重组似乎成为利润增长的真正利器。然而,在中国的A股市场上,资产重组与资产注入一向是市场亘古不变的炒作题材,同时也是“黑马”诞生的摇篮。因此,这或许能够解释一个重组消息足以让摘帽复牌的洛阳玻璃快速涨停,并引发玻璃行业整体表现抢眼。
  在ST洛玻股价异动时,市场还传来另一种声音。传言王亚伟近日考察ST洛玻,因此发生股价异动。也许对于ST洛玻这样一座“小庙”,对于这样一尊“大佛”的到来有点受宠若惊!但传言未得到证实。
  除此之外,在其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记者意外发现了演员郭冬临的名字,其所持有股份在流通总股本中占0.25%,即126.55万股。
  “重组”席卷玻璃业
  据新金融记者获悉,变身之后的洛阳玻璃在此前就有过一次变身,只不过是由“子”变“孙”。然而,除了洛阳玻璃重组外,其余玻璃行业的企业也都在进行重组。这是为何呢?
  中国建筑(3.96,-0.02,-0.50%)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玻璃行业周期性波动一般3到4年为一个周期,往往在好的形势下,一些企业忙于投资扩张,随后陷入低谷。截至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2008年至今是第三个周期。自2009年以来,我国浮法玻璃产能快速增长。2010年建成投产27条浮法玻璃产线,新增产能10530万重箱,比2009年高出420万箱。浮法玻璃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了房地产的增速。特别自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对玻璃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当前市场已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趋向。
  “对于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国内玻璃市场而言,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无法再通过扩大生产来解决发展问题,只有通过收购的方式将行业引领到寡头竞争的格局,才会利于行业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已经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中国建材协会相关人员说。
  重组之路难行
  但近年来,国内玻璃行业的重组并不顺利,可谓举步维艰。
  国信证券建材分析师杨欣表示,由于玻璃行业在矿石资源、运输半径和消费对象上与水泥行业差异很大,水泥区域垄断故事很难在玻璃行业上得到复制。单纯收购旧厂不等同于获得相应的资源和市场,实际成本等同于或更高于建新厂,因此仅仅品牌、厂房和设备不足以吸引海外产业投资者的眼光。
  显而易见,玻璃行业整合的确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优势大企业的发展,但实际市场的整合效果却很难达到水泥的效果。故此,有相关专家认为,玻璃行业整合的确是大势所趋,市场对此也有很高的预期和投资热情,但最终的整合过程相对艰难,整合时间也很慢,实际整合后业绩也很难达到梦想中的高点。
  银河证券建材行业资深分析师洪亮表示,从现在国内玻璃行业的状况看,虽然行业重组在近年来已经深入人心,但就玻璃企业的个体战略发展来看,仍显示出以玻璃企业为中心自身发展的区域性与局限性,甚至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很大,整个行业资源的整合并没有被过多地顾及。
  当然,国内玻璃行业需要的重组整合显然并不应局限于某地区的动作,而是更加需要跨地域、跨产业链的重组整合,以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强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使国内玻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现活力。
  然而,对于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国内玻璃市场而言,洛阳玻璃重组似乎只是玻璃行业整合重组大潮的一朵浪花而已。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无法再通过扩大生产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收购的方式将行业引领到一个寡头竞争的格局,才利于行业发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