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磨砺二十年 终获破天微晶剑
中国建材联合会与晶牛集团联合组织中国《工业用微晶板材》标准新闻发布会
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由晶牛集团编制的《工业用微晶板材》行业标准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试行。1月11日,由中国建材联合会与晶牛集团在北京联合召开《工业用微晶板材》建材行业标准新闻发布会。晶牛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长林做新闻发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佰恒等国内专家教授参会。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孙铁石主持会议。
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长林做《工业用微晶板材》建材行业标准新闻发布,他从四方面讲述了微晶的诞生历史、科研生产、市场开发及未来发展等信息。一、20年前,邢台市玻璃厂在连续亏损的痛苦与危机中,选定了攻克压延微晶线具有世界水准战略目标。二、10年前,晶牛集团一路攻坚克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如愿实现了中国首条压延微晶达产达标。晶牛微晶开始装备全国钢铁、煤炭、电力、化工、造纸等五大工业行业的500余家骨干企业。三、当代今日,中国·晶牛微晶集团将世界关注目标与国家行业标准融为一体,推动首部《工业用微晶板材》建材行业标准在全国实施,开辟了中国全面享用微晶新材料的全新时代。四、今后10年,中国·晶牛微晶集团将整合技术、市场、资源三大力量,在国内华北、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建设六大基地,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五大基地,引领支撑世界全面进入改天换地的微晶时代。
乔龙德会长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今天我和徐永模副会长、孙铁石副会长代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与在座各位专家一起参加晶牛集团的标准发布会,说明这个新闻发布会意义重大。第一,虽然晶牛集团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全行业并不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晶牛集团的创新,特别是微晶玻璃的创新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晶牛的3000名员工,历经20年艰苦奋斗,迎来新材料行业标准的诞生,晶牛的创新具有前瞻性。20年前,还是邢台玻璃厂的晶牛确定了立志攻克微晶这一世界性的战略目标。10年前,作为河北省的晶牛集团立志攻克市场需求的目标;今天,晶牛将研发生产目标与市场开发目标融合于国家行业标准以求在全国的全面推开。晶牛制定了今后在国内、国外的10年发展规划,有前两个10年的实践认证,我们完全相信,晶牛确立的国内六大基地的计划一定能够实现。第二,《工业用微晶板材》建材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起五大行业和国家重视,这不仅是企业的大事,也是建材行业的大事。这说明晶牛有胆识、敢创新。今天,晶牛的创新值得赞赏。标准来之不易,值得庆贺。第三,产品开发的同时,标准跟进,制定标准的决定因素是人;创新的根本因素是不等不靠的创新意识。晶牛就是有这种不等不靠的意识,当前全行业面临调整结构加速转型的挑战,需要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晶牛的创新和微晶标准对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起支撑作用,企业如果要转型,面临严峻考验,创新将是关键的作用。由此联想到晶牛的做法,微晶标准的制定说明晶牛敢于创新、敢于挑重担,晶牛的创新在行业里引起了震动,对其它企业是一个启发。最后,希望晶牛走在整个行业前列,在今后10年继 续开发新品种,加快完善规模化效益,继续拓展市场,在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
晶牛集团研制成功的工业微晶是由金属尾矿为主要原料,并在高温状态下使其核化、晶化,最终形成的以微米为单位的晶核组成的框架,以玻璃体为填充料的复相材料。该产品具有高强耐磨、耐腐、耐冲击等性能。2004年晶牛压延微晶列入国家《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近期,国家科技部将其列入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近百年来,人类文明有了快速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钢、铁、铜、铝等传统金属材料虽然强度高、韧性好,但不耐磨、不耐腐;传统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等虽然耐磨、耐腐,但韧性差、脆性大的材料问题一直成为人们向前发展的困惑与障碍。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在实验室首先发现了可以跨越这一障碍的微晶材料;60年代,前苏联建成首条微晶实验生产线,在世界领先;70年代末,中国加盟攻关行列,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亲任攻关组组长。1991年晶牛集团把攻克压延微晶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1999年5月18日,世界首条吃尾矿、吐微晶的变废为宝的压延微晶生产线在晶牛诞生。同年10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国内最高规格的鉴定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向全国、全世界重点播报。此后,两任总理朱镕基、温家宝都听取了晶牛创新发展的情况汇报。
20年前的晶牛集团把世界性科技攻关难题的压延微晶作为科技攻关战略目标。整整20年的时间,晶牛在建设改造窑炉、研制改进设备、实践生产攻关、探索使用领域等方面耗资约12亿元人民币,成功研制出高强工业微晶、多彩建筑微晶、透明航天微晶、不导电不导热只导磁的电子微晶系列产品。近十年来,微晶产品全面进入中国各大工业领域,装备了中国最大的钢铁、煤炭、电力、造纸、建材等行业。改进提升了5大行业5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装备能力,为国家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睢卓李丽芬/文 郝有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