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玻璃产业的考察,了解到当前市场环境下,玻璃行业不同环节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产业链自上至下大体可通过对玻璃生产企业、贸易企业、深加工企业的分析
来阐述产业风险。
风险源于生产特性,企业应对被动
生产企业主要风险源于生产线一旦投产,在使用年限内不能随时停产,产量恒定,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基于行业的这种生产特性,决定了即使是在目前下游需求不振,销售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依旧要保持生产,不断积压新库存,直至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难以维系当前的生产状况才会被迫选择停产。一旦停产,整条生产线基本不能再次使用,再投产需要投入的资金将达到整条生产线成本的40%-60%。
另外,玻璃生产企业生产计划视订单情况而定。如果有订单的情况下,企业将按照订单要求安排生产。目前情况下,订单有限,企业只能安排生产大客户常规需求的产品,产出后入库。这种情况下,若不能保证产销平衡,则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将增加,对库容量构成一定压力。
下游风险可控,企业相对自如
玻璃产业链上,贸易企业经营特点在于接到订单的同时向玻璃生产企业询价,价格合适即锁定利润,自身库存量很小,理论上不存在风险。即使加工的订单,由于加工时间短,原片价格基本上一次性购进,利润空间锁定,也不存在风险。
玻璃深加工企业在签订加工协议的同时也签订了采购原片的协议,两边协议均协定价格,理论上不存在价格变动风险。但是当面临长期订单时,加工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分批次购进玻璃原片,这样将面临玻璃原片价格上涨的风险,压缩加工企业利润空间。
通过对玻璃产业连的整体调研,也通过对玻璃行业的纵深分析,对玻璃产业风险的汇聚有了整体的了解。玻璃产业风险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尤其是目前玻璃市场下游需求不振,销售压力空前加大的情况下,每天不断产出的玻璃成品及产销不平衡导致库存的增加,使玻璃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当前市场情况下,玻璃现货经营企业尤其是玻璃生产企业,一方面面临现货市场玻璃销售不畅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玻璃价格进一步下跌,已有的大量库存将面临贬值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玻璃期货的上市为企业非常及时的提供了规避现货经营风险的工具,特别是为玻璃生产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下跌带来贬值风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