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高管很明显地感受到市场的暖意。
我的美股同事今年在光伏股票上赚了不少。从股价上看,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还魂了,阿特斯从年初不足4美元涨到28.19美元的高位,晶科能源从今年年初7美元左右涨到目前25.86美元,天合光能从年初5美元上下一路最高涨到接近18美元,英利新能源从年初2.5美元到目前接近7美元,经营最惨淡的两家企业——赛维LDK和尚德电力,也从不足1美元的股价泥潭中爬升起来。
股价的爬升和财报数据有关。阿特斯三季度初步财报透露,该公司将扭亏为盈,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晶科能源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00万元,率先扭亏为盈,三季度财报目前还未公布,但据了解,出货量情况良好;天合光能二季度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超出预期逾100MW;英利新能源二季度出货量800MW,上半年出货量超过1GW,刷新光伏企业组件出货记录;国内上市企业海润光伏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04万元,单季扭亏。
但债台高筑的赛维LDK和无锡尚德已经没法分享今年的盛宴了,赛维今年8月第二次违约偿还债务,创始人彭小峰华丽转身搞起了C2B电商网站,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已经不再分享有关光伏的文章,每天推送的内容都围绕着新事业苏州非凡定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前光伏首富施正荣销声匿迹了,其亚洲光伏产业协会联席主席一职易主,由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接替,一手打造的上市企业无锡尚德将由顺风光电接管。
中国光伏产业新格局已经初有眉目,赢家保利协鑫、后起之秀晶科、稳健派天合光能、硬骨头英利、探索者海润光伏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尽管经过这轮寒冬,企业的座次有了新的排位,一些老大哥得看着过去的小弟在市场上嘚瑟,但总算暂时安全了,可以喘口气了。
国际光伏研究机构最新研报称,今年三季度全球前十名光伏组件供应商中有5家厂商或实现创纪录增长,这5家企业分别是:SunPower、晶科能源、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和韩华新能源。
海润光伏CEO杨怀进认为,今年的氛围的确不一样了,经过这轮危机和媒体的大范围报道,人们对光伏行业的认识比过去明显明朗了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不再一刀切,一些光伏企业争取到了新增的银行授信,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还有很多中小光伏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所以一至两年产能过剩的状态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海润光伏短时间内不会再去扩大产能,而是深耕下游电站建设,掌握主动权。
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也认可行业回暖的判断,公司二季度财报数据好于预期,亏损收窄,行业洗牌还在进行的过程中,未来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将会被淘汰,大型光伏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回升。
由于光伏的发电成本还没有降到可以与传统能源同台竞争,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也得依靠政策支持。本轮回暖是否能够持续,还需要看本届政府调整能源结构的决心。
从今年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政府扶持国内光伏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
国务院7月份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十二五”装机容量由原来的21GW提高到35GW,是第四次调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
8月底,发改委明确了光伏电价政策,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高于市场预期。同时宣布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原来的0.8分钱/千瓦时提高到1.5分钱/千瓦时,相当于扩大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池子,确保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
今年持续的雾霾天气迫使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的问题,各地纷纷限制火电项目,大型发电企业也将电源结构调整作为集团任务的重中之重。杨怀进称现在光伏电站不愁卖,种种迹象显示,实现35GW的“十二五”光伏装机目标并非难事。在这个时代,意想不到的快速发展总是能够给缺乏想象力的人们带来震惊。
最后,分享总理李克强“密切关注”的一本书上的一段话,这本书是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中提到:
“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相融合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1世纪到来之际,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实现在家庭、办公区域以及工厂中自助生产绿色能源的梦想。此外,正如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任意创建属于个人的信息并分享一样,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都能够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种外部网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他人分享。”
杰里米-里夫金描绘的这个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的蓝图离我们还有点远,但如果大国的政治家们都认同这个方向,或许当前在全球能源结构版图中还不够起眼的绿色能源(其中太阳能更适合分布式发展的方向)真的会成为未来的能源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