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钠钙玻璃以SiO2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可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据统计,国内7月份平板玻璃总产量约为6721.47万重量箱,1-7月累计产量为48333.44万重量箱,较去年同比增长6.23%。其中国内平板玻璃生产量较多的省份分别为河北,湖北,广东,山东及江苏,分别占整体产量的18%,11%,10%,9%及7%。其他一些分布于福建,四川,浙江及天津等地。
据了解,在2013年的新增生产线中,河北、湖北成为产能扩充最大的两个地区。河北扩了8条线,湖北扩了5条线。且河北投产很多是日融量1000吨以上大线。导致2013年河北、湖北两个地区的价格最为疲弱。
2013年1-3月份玻璃价格低位整理,4-9月震荡上行,10月份达到全年高点,11-12月份出现下滑。2013年玻璃现货价格受需求增加影响涨幅较大,到旺季末期10月31日全国玻璃平均价格1539元/吨,同比增加16元/吨。从区域结构上看,华中地区由于产能增加过多,市场价格表现不佳,华东、华南等地区价格涨幅居前。国内玻璃市场仍然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态势。华北淡季需求坚挺,华中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疲软,华南市场价格较为坚挺,一是深加工行业的需求支撑,二是局部供应缩减。
目前我国纯碱的消费构成,玻璃42%,化工12%,轻工12%,民用7%,冶金5%,医药2%,其他领域20%。主要的下游是玻璃,氧化铝及合成洗涤剂企业。近年影响纯碱波动的关键在于房地产业及汽车行业。根据历史数据经验,纯碱行业盈利状况的好转,通常是在下游行业盈利之后的1-3个月左右的时间。
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1重量箱即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等。
其中纯碱占整体配合料的比重约为18.83%。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20重量箱玻璃相当于1吨玻璃,每吨玻璃消耗纯碱约为0.2吨,按目前华北纯碱出厂价1525元/吨计算,目前吨玻璃消耗纯碱的成本约为305元/吨。
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
2014年上半年,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4.7%,同比增幅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24%,销售利润率同比分别提高2.2、0.8个百分点。
2013年平板玻璃总产能12.5亿重量箱,实际产量为7.8亿重量箱,年平均开工率为62%。至2014年6月底,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企业89家,共计投产31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浮法玻璃总产能为11.28亿重量箱/年。其中:在产生产线246条,产能为9.41亿重量箱/年;停产冷修生产线66条,产能1.87亿重量箱/年。加上压延玻璃,平板玻璃总产能12.68亿重量箱/年,较去年增长约1.44%,上半年产量约为4.83亿重量箱。
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指导意见》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更高要求和任务:要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通过提高财政奖励标准,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等措施,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2015年底前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同样进入2014年后,玻璃行业仍面临着关于成本调整,如纯碱,石灰石;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房地产方面需求的影响。其中后面两项对于整体行业的产业结构及交易报价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7月之后需求增加,局部降负减产,市场整体复苏,价格上涨,尤其是8-10月份。玻璃行业存在“金九银十”的现象,11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销量减少,价格又开始新一轮的降低。
尽管近期玻璃行业出现小幅快速提价的局面,包括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在内的各地涨幅均在2-4%。此次价格上涨推动力,一是纯碱及天然气成本上涨;二是旺季补货,中间商库存不高;三是低位反弹上扬的技术需求。但国内玻璃库存己创4年来的新高位,预计短期内玻璃的局部小涨操作仍将延续,但涨幅及速度仍受多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其对纯碱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预计在第三季度后期受玻璃需求拉动,价格或有新的增长点,同时较多关注企业开工率及优势区域企业对价格的调整情况,对氯化氨市场的好坏也同时影响着纯碱整体的供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