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升水幅度收窄
1月初以来,玻璃期价一路强劲反弹,FG1705合约从1200元/吨一路上升至2月中旬的1400元/吨。一方面,黑色商品的大涨给玻璃市场营造做多氛围;另一方面,春节前纯碱价格的大幅拉涨提升玻璃生产成本。
不过,现货市场的表现却不如人意,春节假期玻璃市场下游基本处于停工模式,而生产企业却在马不停蹄生产,供需错配下,库存积累成为必然。多数现货区域持稳,造成期价升水持续扩大,2月中旬,期价相对于沙河市场的升水一路扩大至200元/吨附近,属于近年比较罕见的局面。
近期,在环保检查作用下,沙河深加工企业多数停产。正常生产状态下,沙河当地的加工企业基本可以消化该地40%的原片产能,目前沙河本地需求萎缩,产品外运加大了周边市场的供给压力。另外,华南玻璃近期已累计下调120元/吨,在此背景下,现货涨价压力较大。目前期货升水幅度已收窄至100元/吨以内,后期期价或继续走低,以缩小与现货的价差。
纯碱价格高位回落
纯碱作为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较大。2013—2015年,纯碱价格持续低迷,行业去产能节奏加快,纯碱集中度提升。去年后半年以来,纯碱价格大幅反弹,四季度涨势尤为迅猛。2017年1月,重质纯碱月平均价较2016年7月上涨54。8%,春节期间玻璃的刚性需求也为纯碱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
不过,春节后纯碱存货较多,各区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据了解,华北地区纯碱价格春节后已累计下调400元/吨,对应玻璃主产区沙河的生产成本较春节前下滑80元/吨左右。
库存有待消化
库存方面,年前生产企业库存累计值为3173万重量箱,年后增加126万重量箱至3299万重量箱,虽然绝对值较前两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库存增量处于高位。截至2月底,库存已接近3400万重量箱。目前沙河的深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制约玻璃销售,不利于库存的有效消化。贸易商在完成首轮补库后,采购意愿也有所减弱。
同时,2016年10月房地产调控政策冷风吹过后,市场效应已逐步显现。当前,一二线城市基本止涨,无锡、合肥等去年大涨的城市甚至已开始下跌。各地房屋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趋势,表明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从而影响玻璃等建材商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当前玻璃市场既面临成本回落的压力,又受到出库不畅的困扰。在基本面欠佳背景下,玻璃价格反弹压力大,预计后市将继续弱势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