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玻璃主要应用在房地产行业,因此首先将会从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需求上着手,分析玻璃的需求情况。
首先,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情况来看,目前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比较悲观,认为房地产行业受政策的影响导致资金较为紧张,并且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投资。
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从2015年6月开始,商品房销售面积累积同比开始一直保持正值,虽然在2016年累计同比达到36.4%的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但是一直保持为正,不应认定累积同比下降就认为销售存在问题,而是要考虑到,因为同比的数据是和前一年对比,只要同比保持为正,就说明绝对值处于上升状态,并且是在越来越高的基数之上保持的!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历史新高169407.87万平方米,2018年1-5月份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为+2.9%。商品房的销售是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和2017年定金、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分别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46%和47%。
各项应付款在2016和2017年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21和22%的资金来源,各项应付款中工程款是最主要的,2016和2017年分别占比为55和53%。
房地产行业另外一块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有息负债,首先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目前AAA级别的房地产债券的信用利差小于全行业同等级的信用利差,同时房地产全行业的信用利差中位数和AAA级别的全行业同等级信用利差相当,但近期有上升势头较强!可以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信用还是比较好的,借款难度相对整个市场而言并不大。
其次,不能简单认为利率高了借款难度就高了,从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的角度出发,而资金的价格取决于资金的供需。那么利率的上升,既可能受供给的减少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需求高的结果,那么利率的上升就不是借款难了,而是借款多了!由于国内的利率市场记录较短,但结合各方面了解的信息,2007年之前,我国利率总体应该处于上升趋势。
那么从历史上看,利率的变动似乎并不是紧紧跟随市场风险和情绪的,甚至出现了和经济情况完全相反的情况,比如2014-2015年间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是信用利差,或者说风险溢价反而在下降,但是也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如何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对于这个现象,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在经济比较弱、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对资金的需求也会比较少,导致在资金的供需层面,整体上导致资金过剩,信用利差下降,投资下降;第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受悲观情绪的影响,他们很难融到资金,甚至会表现出对资金价格的无需求弹性,也就是说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但需求量更多的是基于不得不借的程度,而对于中大型企业,尤其是资金比较充裕的企业,他们的经营和投资决策会表现出对资金的价格富有弹性。
2012-201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净增加的均值为9.5万亿元,而2015-2017年净增加年均为12.9万元,较2012-2014年的水平上升了35.7%。结合对利率的历史、理论上的理解以及信贷的数据,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近期的全市场的信用利差和房地产行业的信用利差都有抬升的现象,更多地可以认为是受需求增高的影响!2015年房地产的投资完成额几乎无增长,而2016和2017年的增长都在7%左右,结合房地产投资的建设期,表明了在研究利率的变动时需要更多考虑资金需求的影响,更多地考虑资金的供需情况。
而在供给方面,目前平板玻璃在产产能为日熔量155200吨,较2017年11月底增加了3.4%,较2016年4月的低位增加了接近10%。在高利润和高价格的刺激下,行业内企业复产积极,冷修相对不积极,一旦需求下滑,则相对较高的供给将带来价格和利润的严重压力。
结合地产投资需求、建筑上对玻璃的需求、玻璃行业的供给情况,综合判断,梅雨过后,预计7月中旬开始,玻璃的需求将逐步显现,结合前期梅雨季节对需求的抑制,今年的需求高峰期可能发生在8月份,呈现需求相对往年较为提前的情况,同时预期9月份玻璃的供需依旧可能处于略偏紧平衡的状态,而10月份随着需求的下降和供给压力的逐步体现,可能开始转弱,但是四季度可能会受到采暖季政策的影响,需特别关注。
玻璃作为小周期性行业,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开启行业的下行周期,但同时需要考虑到目前行业内潜在的格局变动,如大量需要冷修生产线的停产。不过,如果玻璃产能一直保持在目前的高位,甚至在产产能继续上行的话,那么玻璃大概率将进入新一轮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