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括建材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的污染深度治理取得一定进展,在生态环境部继续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原则下,可以预见,根据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对企业实施分级管控是未来的环保管控趋势。那么,与去年相比,《技术指南》有哪些变化?给建材企业未来污染物治理和管控带来哪些指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捷,请她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涵盖范围更广,规定更加细致
据了解,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参与了《技术指南》的编制。今年的《技术指南》共涉及9个建材行业,在去年的水泥、砖瓦窑、陶瓷、耐火材料、玻璃、岩矿棉、石灰窑等行业基础上增加了玻璃钢和防水建筑材料制造。
“今年跟去年比,涵盖的范围更广。”何捷介绍说,去年的《技术指南》对建材行业的规定还不是很成熟,水泥、耐材、砖瓦都还没有细分类;玻璃细分了3类,但涵盖面较窄,基本上局限在平板玻璃,今年《技术指南》中玻璃部分细分了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电子玻璃、玻璃棉、玻璃纤维、玻璃后加工、玻璃球拉丝。“相对来说,指标也不一样。玻璃纤维根据行业特点控制的指标会更严一些,玻璃后加工、玻璃球拉丝因为不涉及到高温的窑炉,给的是引领性的指标。”
水泥和陶瓷也是如此。比如说,水泥包含了水泥熟料、独立粉磨站、矿渣粉、水泥制品等,水泥制品又涵盖了预拌混凝土、砂浆、混凝土预制件。“希望都能有一些细化的要求。”
在分级指标方面,总体来说,《技术指南》从九大方面进行了规定,包括能源类型、装备水平、污染治理技术、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监管。“有的行业没有全部涵盖,有的行业涵盖得多一些。”何捷介绍。
不同于去年的A、B、C三个等级,《技术指南》中39个行业中大部分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何捷解释说,主要是在C、D等级之间稍微作了区分,希望鼓励企业尽可能往好一点去做,管控措施也相应作了区分。“A、B级要求相对比较高,我们希望A级企业是国家级标杆,代表行业几年之内最优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相对高的指标。B级相当于是省级标杆。”
“生态环境部希望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规定得更细致一些,避免‘一刀切’,做得好的企业可以不用停限产,做得不好的企业可以逐步提升。”何捷告诉记者,这也是生态环境部为了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对建材行业环保绿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未来将更加强化工艺过程的减排
在分级指标方面,《技术指南》中建材行业增加了对装备水平的规定。何捷解释说,这是希望从原来仅仅是末端治理的方式转变到更加强化工艺过程的减排,并更加重视工艺过程清洁生产的理念。
比如说,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电子玻璃、玻璃棉企业的绩效分级指标中对装备水平的要求是:A、B级企业需要具备配料、窑炉的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何捷解释说,一方面,在整体的装备水平、自动化控制方面能做到智能化集中控制的企业,它的能耗、生产工艺会更稳定,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控制也会更稳定。相对来说,工厂的管理水平会更高,污染物达标排放才会做得更好,这种企业才能作为国家级标杆和省级标杆。“从生产工艺来说,智能化水平越高,越能够保证高温窑炉各种参数的稳定,以及控制水平的精准。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控制,比如说通过精准控制窑炉的熔化温度、风和燃料的配比,以及原料的稳定性,能降低污染物初始浓度,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末端治理设施的压力。”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越稳定,末端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波动也会更稳定。“如果末端治理设施不停地反馈回来偏差大了,忽高忽低,脱硫脱硝设施不停调配,很容易出现污染物排放忽上忽下或者超标的情况。”
同时,何捷告诉记者,通过对工艺的改进、工艺过程控制,企业也能不断优化环保设施运维成本,降低环保成本。“我们现在推荐的一些过程控制技术,包括精细化管控、对工艺的改进,比单纯用末端治理会降低一部分环保成本,管控得好的话,燃料的成本也会下降。”
此外,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指南》还增加了对环境管理水平方面的规定。
“在环境管理水平方面,大企业可能会做得比较好,但各类建材行业里面还存在很多小企业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何捷介绍,对环境管理水平的规定主要包含两到三个部分。一是要求企业环保档案是齐全的,各种环评批复文件、排污许可证、竣工验收文件等要齐全;二是各类台账记录要齐全,包括生产设施、治理设施、监测记录、原辅材料消耗、燃料消耗等,这些都是辅助证实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的;三是要配备专职的环保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环境管理能力。
达到A级标准将更难
何捷介绍,今年的A级标准中增加了较多指标。从能源类型来看,一些行业对A级企业直接限定为天然气和电等清洁燃料;A级企业的排放限值要求都很高;无组织管控要求中,对A级企业的封闭措施要求都较为严格;在运输要求方面,对A级企业的要求是很严的,基本上要求全年100%国五以上的车辆运输,这需要企业对相关方,比如说运输服务方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
“今年要想达到A级更难了。”何捷告诉记者,“比如说,对于玻璃和水泥企业,要想做到A级规定的排放水平,可能就不是末端治理能达到的,这需要整个工厂的工艺控制水平有所提升,再辅助于末端治理才能实现。”
据何捷介绍,目前来看,建材各行业污染控制重点不同,各行业发展水平不同,虽然现在有些企业从排放指标上能做到超低排放,但要符合技术指南规定的9方面全方位管控要求,也并不容易。“我们也估计过,达到A级的企业不会很多,不会超过5%。”
此外,何捷表示,目前“2+26”城市、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地区企业的管理水平、污染控制水平在全国来说是领先的,但重点地区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相对来说,未来只有做得好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