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行业十年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书写能源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十年奋进,这里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装机规模及发电量稳居世界首位,清洁电力供应体系规模全球最大,风机、光伏电池产量世界第一。一个又一个冠军,成为实力的最好证明。十年跨越,一步一个脚印站到了全球舞台中央!2012年至今,我国“全球最大光伏风电制造国”地位持续巩固,“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利用第一大国”以及“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金字招牌得到全球认可,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行业已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蓄势发展,大力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注入澎湃绿色动能。
第一!
开发利用水平领跑全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精准施策,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十年间新能源在我国电力装机中的占比增长近4倍,达到26.7%,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跃升式发展。
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4.8%,较2012年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798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6.5%、13.8%、12.9%、1.6%,分别连续17年、12年、7年、4年稳居全球首位。同时,光热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57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
截至2022年8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双双突破3.4亿千瓦,行业发展势头超出预期,开发利用规模领先全球。
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发展“速”“质”并重,国家能源局强调行业发展必须以消纳能力为发展前置条件,扎实推进一连串政策落地落实,着力构建形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引领的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确保可再生能源行业实现高效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较2012年增长9.8个百分点,为我国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提供有力支撑。
开发利用水平全球领先的背后,是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给予的十足底气。历经十年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多个领域的技术装备发展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中,水电行业已具备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均居世界领先水平,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实现智能建造。国内风电装机的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全球排名前十的整机制造商中我国分别占到7家和6家,“中国制造”风电机组占据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市场份额。我国制造的光伏多晶硅板、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76%、96%、83%和76%,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来自于中国。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已结下累累硕果。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特大型水电站陆续投产,甘肃酒泉,青海海南、海西,新疆哈密、准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河北张家口、承德等一批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投运,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绘就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全球市场的更多认可。国际能源署在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2021》中明确指出,“中国在未来五年内仍然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突破!
行业技术加速迭代受到世界瞩目
在巍峨耸立的横断山脉群山之间,滔滔江水奔涌而来。
曾经,这里因河水中出现大量沙金而得名金沙江。今日,这里矗立着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工建设并投产的首个千万千瓦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之一的乌东德水电站,湍流江水为我国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
乌东德水电站不仅是我国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更是在其建设中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世界最薄300米级双曲拱坝等8项世界第一。以首次全面应用智能灌浆等为代表的15项全球首次,树立起我国水电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今年9月,在被誉为行业“诺贝尔奖”的2022年度“菲迪克工程项目奖”颁奖仪式上,乌东德水电站从28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度赞扬奖”,技术成就受到世界瞩目。
多年来,国家能源局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由资源主导逐步向技术创新主导转变,取得良好成效。
在水电领域,集中建成和新开工建设的特大型工程,标志着我国在300米级高混凝土拱坝、50米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300米级高土心墙堆石坝、700米级高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巨型地下洞室群建设技术、复杂地基处理技术、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水电建设技术发展进一步领跑世界。
在风电领域,10兆瓦海上风机开始批量生产,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持续快速提升。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中国制造”数次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技术路线加速迭代,钙钛矿、有机电池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晶硅电池技术持续领先全球,光热发电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
技术更新的快速迭代,驱动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快速下降,2021年平均度电成本较2012年分别下降48%和70%。目前,我国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均不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支持,实现由补贴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发展的重要转变。
同时,为持续提升风电、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国家能源局统筹协调,积极指导各地区开展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撬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为行业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担当!
惠民利民成果丰硕不负人民重托
回首过往,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局与多部门协同联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帮助贫困户增收、带动贫困村脱贫,惠民利民成果丰硕。
十年间,我国在推进无电地区电网延伸的同时,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工程,为上百万无电群众送去绿色电能。2012年以来,西南等欠发达地区累计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31座、6478万千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636万千瓦,每年产生发电收益180亿元,公益岗位安置125万人,助力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户贫困户踏上致富小康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如今,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又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以青海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例,自2012年以来,这里累计入驻光伏及风能企业84家,累计发电量超500亿千瓦时,栽植各类苗木104万株,并发展“光伏羊”养殖项目,仅2021年就实现税收9亿元,为海南州大跨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大力推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污降碳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7.5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0.7亿吨、40万吨与45万吨,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城乡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清洁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探索沙漠治理、光伏发电、种养殖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十年乘风破浪,十年春华秋实。国家能源局统筹谋划,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打破历史、不懈创造佳绩,锚定“双碳”目标,踔厉奋发,奋楫扬帆,为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步伐、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