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绿色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6 来源:绿建之窗 浏览次数: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16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据新京报统计,这是连续第三年提到对绿色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在二十大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也单独成篇。

       12月20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举办2022绿色发展峰会,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当前落实‘双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的演讲。

       他表示,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直接燃烧和化学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

       李毅中指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首先是要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明显上升,石油占比基本稳定。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5%,煤炭占比应再降约10个百分点,石油消费要达峰,天然气用量要继续增加。从我国国情出发,这是一个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

       12月20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在京召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武雅斌发表了题为“数字化与绿色双转型 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近几年,全球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气候变化,更凸显绿色转型的必要性。绿色转型有几个关键词,包括国际合作、数字化转型、全价值链和全生命周期、市场工具和行业领军企业。

       其中,谈到国际合作时,武雅斌表示,发达国家大多已实现碳达峰,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积累的经验教训及技术成果,不过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况也没有先例,需要提出减碳的“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蹚出一条新路。具体而言,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能源减排的关系,更需鼓励和扶持零碳和减碳技术。此外,中国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比如设置过渡期,减少能源转换和减排对产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

       谈到以市场力量推动绿色发展时,他说道,市场手段的优势就在于其“双向调节”功能,优于行政命令的“运动式减碳”。通过市场力量的引导,可以实现从“要我减碳”的行政命令,到“我要减碳”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有助于建立长效机制。

       12月20日,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发表了题为“加快健全中国ESG体系 构建现代企业绿色治理能力”的主题演讲。

       董战峰表示,我国ESG投资起步晚、市场渗透率低、发展空间大。其中,从市场阶段看,中国处于ESG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投资规模来说,国内ESG投资增长迅速,ESG逐渐成为主流的投资方式。至于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受金融部门和投资机构重视,相关产品逐渐面世。

       董战峰指出,ESG投资是补充绿色投融资缺口的重要来源,构建依托银行主体的ESG产品体系可以是我国的特色发展方向。

       12月20日,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邱大庆发表了题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促绿色发展”的主题演讲。

       邱大庆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北京市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强调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此外,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推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同时,围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经过十年来的不断努力,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据介绍,十年来,北京市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40%以上,碳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空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全面下降,2021年6项主要大气污染物首次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12月20日,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发表了题为“壮大绿色发展要素市场,构建碳经济的新体系”的演讲。

       他表示,“绿色发展要素市场”是“绿色发展”贯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体现,基于“双碳”目标而重新构建的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绿色发展领域形成“碳经济”新体系,培育壮大绿色发展要素是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新经济模式的重要动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