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光伏产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成绩非常亮眼。2022年,我国光伏的出口增速约80%。从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国际市场对于清洁能源产品的需求暴增;二是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包括产品的质量、实力、对外走出去的品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疫情冲击、极端天气、能源危机,导致欧洲对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光伏产品的需求呈现激增的趋势。同时,像IEA、欧洲光伏协会对于整体欧洲光伏的市场需求也提出了比较宏伟的目标,欧洲市场的增长对于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所以,2022年我国的光伏产品对欧洲的出口取得了比较亮眼的成绩。不光是欧洲,在全球范围内也一样。
对外出口贸易的保障离不开国内市场大幅度扩张。光伏、风电已经逐渐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产生的电力,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占比近两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今年年底应该可以超过传统化石能源。
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后勤市场,而且是保障市场,也是习主席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会面临国外的贸易摩擦,包括本土化制造的要求、绿色认证壁垒等等,这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很多影响和冲击。
我国对外出口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逆变器等商品,供应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而且也为全球的能源绿色转型贡献了相应的力量。近几年国内的多晶硅市场供应增强、产能释放,尤其是去年多晶硅价格的涨幅也引起了国内上下游产能的错配,导致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价格波动不断。
出口方面,市场逐渐多元化。欧洲大概占我国出口份额的一半,重点市场有荷兰、巴西、西班牙、印度等,但印度市场有ALMM认证及本土化的一些要求,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
2023年或者2025年之前,对我国光伏产业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方面:
1.阶段性的供需失衡。比如现在组件、电池的产能,尤其是硅片和多晶硅的产能,足以供给全球2倍以上的市场需求,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产能过剩。
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光伏这个行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产业政策的支持。
3.全球的清洁能源合作。同时国内市场做好后勤保障之后,国内才有底气和生存的空间,去开拓国际市场。
4.海外新兴市场蓬勃多元化发展。
5.产业链安全、供应链稳定——中韩、中美、中印、中欧本土制造竞争与较量。
6.警惕西方国家以“人权”“碳”为名的贸易桎梏和枷锁。反补贴、反倾销这种传统的贸易壁垒依然存在,但是像人权、低碳认证、能效标签、可持续发展等,也是光伏企业出海或者产品走出去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议光伏企业成立相关部门以应对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