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持续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0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 浏览次数:23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意识显著增强,综合效能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品牌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贡献持续加大,有力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专项行动旨在通过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持续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毕开春说。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专项行动》将“提升质量标准品牌意识”作为重点任务第一项,可见其重要性。

  “我们要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观,产品与服务是由研发设计决定的,是靠加工制造实现的,更要通过检测试验来保障。”毕开春认为,“质量提升是靠市场监管和抽查监督完成”之类的旧观念,现在看来是非常片面和不可取的。要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变革,尤其是在最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下功夫,全面保障产品质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把发展重心放在生产销售上。“现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公司现在最关注的是如何活下去,至于怎么活得更好之后再考虑。”这是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现实考虑。

  《专项行动》给出了帮扶措施:面向中小企业管理者开展专题培训,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流企业做标准”“品牌是企业的灵魂”的理念,建立清晰明确的质量标准品牌方针、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构建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开展重点标准宣贯和贯标服务,指导企业提升标准化能力;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和辅导,加强质量标准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质量、标准、品牌对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增强质量标准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说。

形成产品独特优势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实现精细化、特色化必须要在质量、标准、品牌上下功夫。

  “当前,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寿命、良品率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标准引领作用不足、品牌彰显度不够,往往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专项行动》将帮助企业达成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良品质的发展目标,形成自身技术和产品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近年来,工信部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大力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质量提升方面,普及先进质量工具和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截至2022年,共树立456项全国质量标杆,引导超万家中小企业导入标杆经验;在品牌建设方面,推动出台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及十大重点制造业行业标准,推动超万家中小企业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随着汽车行业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发展,辅助驾驶、高精地图等软件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在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发质量,答案是实施合规的汽车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赛宝认证中心软件质量部技术专家金鑫介绍,目前汽车行业已经在软件研发、网络安全、功能安全等领域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供应商,都应该将相应标准贯穿于软件开发全周期,通过组建专业安全团队,成立事件响应、安全运维中心等方式,减少代码错误和交付延误,既完成安全可靠的生产目标,也降低了运营成本。

  “下一步,要持续推广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标准,激励中小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支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结合自身能力与水平,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制工作。支持制定品牌培育标准,推动品牌管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推广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方法,不断增强企业品牌创建能力。”毕开春说。

用好数字化工具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质量管理正逐步迈向数字化阶段。“具体而言,就是以推动质量变革为目标,以数字化质量管理能力建设为路径,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质量提升的基础支撑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认证研究所创新发展部主任凌大兵解释说,从产品设计、设备更新到生产制造、工艺改进,从供应链流转到全流程数据可视化,管理技术的创新将有效改进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数据追溯、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可以有效监测产品在原材料供应、工厂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全面防控质量问题。此外,通过分析生产数据以及对生产流程完成自动化、可视化改造,能够进一步深化精益管理水平。“制造业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要保证最终交到客户手中的产品质量过硬,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零缺陷’管理。从遴选各级供应商到零部件质量把控,从出厂检测到产品交付,数字化对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赋能,可实现多方协同提升质量。”凌大兵说。

  对此,华辰精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言福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为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公司采用精密加工设备和柔性生产线,将产品建模设计图纸、工件信息等数据导入系统,对生产线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库存状况、生产数据能够实时查看,异常数据按照既定策略进行自动化执行并及时反馈,能够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完成个性化产品生产,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凭借在数控轧辊磨床领域沉淀多年的技术能力,公司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当然,以数字技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需要投入相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中小企业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在短时间内未必会见效,打退堂鼓也是在所难免的。”凌大兵说。

  为此,《专项行动》提出,帮助中小企业导入质量管理数字化理念,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深度行”等活动,利用沙龙论坛、线上公开课等形式宣贯《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推广成熟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典型案例遴选及经验交流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成效,支持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诊断评估、数字化水平评测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聚焦重点业务环节,用好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

  “要鼓励中小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产品品质,从而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但要注意的是,管理体系要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和财务指标相匹配,体系建设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管理工具,达到降低能耗、提升良品率,真正产生经济效益,使投入产出达到平衡,是中小企业目前比较关注的,也是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应该重点解决的难题。”毕开春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