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过程、全领域、全社会节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193号,以下简称《意见》),强化“四水四定”,对推进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作出了新的部署,凸显以下四大亮点。
一、强调配取用排节水,强化全过程水资源节约
《意见》提出,在配置阶段,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开展跨行政区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坚持先节水后调水,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在取水阶段,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依法审批取水许可,整治违法取水问题;在用水阶段,健全用水定额体系,做好用水定额动态评估和更新,落实计划用水,提高各领域用水效率;在回用阶段,推行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缺水城市积极拓展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具备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海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贯穿全生命周期,涵盖了资源配置阶段的科学性、利用过程的先进性以及回用环节的可行性,旨在推行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
二、创新性提出生态景观节水,强化全领域水资源节约
近年来,我国用水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用水在用水总量中占比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居民生活用水的一半,因此生态景观节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此外,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景观绿化面积迅速扩大,不恰当的绿化植被和人工水景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意见》将生态景观节水与农业农村、工业、城镇三大传统用水领域并列,补上了全领域节水的最后一块拼图,提出要坚持以水定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水源涵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湿地修复、水土保持;严控景观用水,严禁违背自然规律挖湖造景,限制盲目扩大景观和娱乐场地的水域面积,黄河流域严控新建亲水公园。
三、关注节水产业,明确节水增效双提升新抓手
发展节水产业经济新业态,协调推进“产业节水”与“节水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质量效益共同提升的有力抓手。我国一直把发展节水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多次强调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意见》专门成章并提出细化措施支持节水产业发展壮大,如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支持举办节水创新发展大会及高新技术成果展,推进技术产业化;推广节水产品,实施水效标识,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依法打击水效虚标,推进节水信息化管理;推动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用水权交易,落实交易收益分配制度,在公共机构、高耗水行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推广合同节水管理。
四、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破解难点堵点
《意见》秉持问题导向,聚焦亟待解决的难点堵点,紧盯细分领域、重点区域和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举措。如我国在农业节水方面已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等有力措施,但农业用水计量与监测设施建设仍是薄弱环节,《意见》提出,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要实现在线计量,大中型灌区应在产权分界点安装计量设施,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要配套实用易行的计量设施,进一步细化计量单元。又如,公共机构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示范引领的重要载体,近来会议场所“半瓶水”浪费现象备受关注,《意见》对此提出,公共机构率先垂范,提高公共机构用水计量信息化水平,在机关、学校、医院等重点领域实施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深入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倡导减少瓶装饮用水浪费。
《意见》在全面节约战略下,为进一步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化了方向,细化了重点,实化了措施。下一步建议以《意见》为引领,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加快落实,强化政策资金保障,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作者:潘小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