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24国资央企前瞻 | 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支撑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12 来源:国资小新 浏览次数:82
核心提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中央企业在关键之年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中央企业在关键之年以进促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责任所系,更是使命所在。


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小新推出“2024国资央企前瞻”系列报道,以6期的篇幅,分享系列专家解读文章。第3期聚焦会议就中央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高质量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带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旅游集团研究院的3篇解读文章。



中央企业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2024将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国资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顶梁柱”、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维护安全的“压舱石”,在服务国家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会议上全面总结了中央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战略价值和功能价值等方面的成效,向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


一、中央企业以更大程度创造经济价值,有力提振我国经济发展信心


2023年,中央企业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着力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在今年外需不振、内需恢复不达预期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符合预期,经营效益逐步回稳,1-11月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有效投资明显扩大,1-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4.1万亿元,同比增长9.1%,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运行质量继续提升,中央企业紧盯效率指标,持续优化管理和运行机制,1-11月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77.3万元/人,国民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作用充分发挥。


此次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高中央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这彰显了中央企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2024年,中央企业将继续聚焦提高质量效益,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推动企业核心指标持续优化;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强化精益运营和精细管理。


二、中央企业以更深层次发挥战略价值,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保证。1-11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加近700亿元;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神舟十七顺利发射、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国产大邮轮正式交付,大国重器持续“上新”,展现了科技创新“国家队”的实力和担当。现代化产业布局全面加速,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产业基础。国务院国资委推进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2024年,中央企业将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细化落地;将进一步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领军企业。


三、中央企业以更高水平体现功能价值,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


2023年,中央企业重点领域托底作用更加凸显,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稳步实施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供稳链工作,加强重要能源资源增储上产,持续提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不计成本保民生保大局,截至今年11月底,发电企业以占全国52%的装机规模贡献了63%的发电量;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向下游企业让利超过900亿元;电网企业累计组织跨区跨省电力支援超3200次。

2023年11月29日,中国三峡集团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


会议强调,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2024年,中央企业将着力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持续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扩大我国在粮食、能源资源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全力维护国家安全,扎实做好民生服务和基础保障,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展望2024年,中央企业将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聚焦提升效益效率,深入开展提质增效稳增长专项行动,巩固价值创造“基本盘”;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价值创造“新动能”;聚焦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拓展价值创造“增长极”;聚焦服务“国之大者”,更好发挥国资央企功能和优势,筑牢价值创造“稳定器”;聚焦国资国企改革,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牵引,激发价值创造“新活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衣学东)



锚定高质量发展 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央企责任担当



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国资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提出了更加注重提升“五个方面价值”、坚决当好“三种力量”、突出抓好“六个着力”的目标任务,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资央企部署要求的再细化、再部署、再落实。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央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个维护”,坚决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以更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一、全力以赴增强价值创造力


价值创造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是中央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央企业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一是聚焦经济价值做好“压舱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中央企业应将“提质”与“保量”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改进发展方式,下大力气增强经营创效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资本回报水平,努力对国民经济增长多做贡献。二是聚焦战略价值当好“顶梁柱”。中央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支撑托底作用。中央企业应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断点堵点和市场失灵领域发力,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三是聚焦社会价值当好“排头兵”。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央企业与生俱来的使命。中央企业应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账”,在重大投资、民生保障、扶贫脱贫、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石化牢牢守住能源保供底线,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了石油战略接替新领域,乙烯权益产能跃升至全球第二,聚烯烃等化工品产能稳居世界第一,建立涵盖“制储运加用研”的氢能全产业链条,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加速布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加快形成。40年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保障石油石化产品供应,积极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特色模式,以销售带产业、以产业带振兴、以教育带发展,深入实施“春蕾加油站”“司机之家”“爱心驿站”等社会公益项目,为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改善人民生活积极贡献中国石化力量。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化正持续聚焦国家所思、社会所想、人民所需,以高质量服务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要找对路径,找准着力点。一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央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树立了“航向标”,是中央企业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和把握的主攻方向。二是紧紧扭住基础研究这个“牛鼻子”。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中起着根本性作用,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无论是“卡脖子”技术的攻克,还是推动科技前沿的发展,根本上要靠基础理论突破。基础研究跟不上,应用技术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站稳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企业一端汇聚创新要素,一端连着市场需求,具有天然的科技创新主体属性。中央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和市场、场景牵引作用,带动国家创新整体效能提升。

2023年5月27日,中国石化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暨绿色石化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开工


近年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当好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逐步探索形成以“内抓十条龙、外抓联合体”为代表的特色创新模式,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2年科技研发投入达268亿元,攻坚石油天然气“卡脖子”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特种橡胶等一批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深地一号”工程刷新亚洲最深井记录并获高产油气流,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上海石化投产,建成千吨级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获得亚洲首张全球RSB生物质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同时,注重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加快产业数智化转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化正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聚焦国家所需、两链所困、产业所趋,强化基础前瞻研究,突出重围迈向高端,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三、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中央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工作任务。


中央企业应以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牵引,以改革激发活力动力,以改革提升质量效率,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国有企业不管怎么改,现代企业制度不管怎么建,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关键是要抓住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结合这个核心要点,将党的领导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共同推动中央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市场化的关键是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领导干部,要坚持以“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二十字”标准选人与用人,提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让大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对各类人才,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拓宽用人视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更加注重长效的激励机制,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方法,吸引留住人才,用活用好人才。


近年来,中国石化压茬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向改革要效益、要质量。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确党组10类决定、17类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全面推进“一肩挑”领导体制,应建范围内子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对纳入考核范围的各级子企业,领导人员“一协议、两书”应签尽签率达100%,实施用工“劳动合同+上岗协议”的“双契约”管理,推动员工在中国石化系统企业间“能进能出”,取得了良好成效。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化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正在持续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不断以改革增强制度定力、管理能力和发展动力,切实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责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顾松园)



着力促消费扩投资 发挥扩大内需国家队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着力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扎实做好民生服务和基础保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充分认识国内需求的发展潜力,巩固消费稳中向好的趋势


2023年,在“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组合拳推动下,消费持续恢复向好,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消费加快释放,引领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从贡献度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国内经济的贡献率达11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累计贡献率为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外需收缩的压力。


从消费结构看,国内消费由大宗商品消费转向高频次、低单价的服务消费,增长势头强劲。1-11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显著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增速,其中旅游等线下消费场景助力消费作用突出。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国内旅游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


从消费潜力看,国货“潮品”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发展空间广阔。调查发现,2023年79.9%的消费者增加了国产品牌的消费,高于2020年的73.3%。传统依赖进口的消费品类,已经从国际品牌开始趋向国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化妆品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4.8%。从2014年到2021年,我国化妆品进口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今年以来已经连续8个月下跌。与此同时,1-11月国内化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同比增长4.7%。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从发展进程来看,进入高收入阶段,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从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消费需求巨大,预计到2025年消费率将达到60%左右,最终消费规模约90万亿元。十四五末期,居民消费占整体消费支出的比重将提高到50%。国资央企要用好“我国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助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二、助力需求侧管理,改善市场预期激发消费潜能


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面对居民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消费行为习惯,国资央企要为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能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经济增长预期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资央企,其发展质量相当程度上影响国内经济的走势。2024年国资央企坚定履行经济责任,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业务结构,加强精益化管理,着力提升质量效益,努力实现“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以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国家有税收的高质量发展局面,坚定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意愿。


二是优化消费供给能力,为“愿消费”提供消费场景。近年来,无论是衣食住行等基础物质需求,还是文化旅游等精神需求,都有逐渐升级的需要。国资央企将围绕消费需求新趋势,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拓展消费新业态,加快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时尚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增加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娱乐等领域的投资供给,提升消费体验丰富度和内容场景新颖度、以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消费新动能,夯实内需基础。


三是促进共同富裕,为“敢消费”提供基础保障。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升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有效提升居民收入,国资央企涉及业务领域多、产业链条长、产业带动力强在扩大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国资央企将通过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丰富多样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加强人才培养,从收入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同时,国资央企将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合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业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帮助农民创收,提升消费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功能价值。


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需求供给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国资央企坚定履行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使命,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在扩大内需中发挥“排头兵”“主力军”作用。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产业控制力。消费和投资相辅相成,有效投资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抓手,包括文娱旅游、国货潮品在内的消费领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万亿级的消费和投资增长点。国资央企要以“补短板”、“促升级”为出发点,围绕国家所需,企业所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以规模资源优势、组织协同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国资央企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把握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布局相关领域创新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大新技术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和对流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商业模式,再造管理流程,构建场景创新机制,增加有“时代感”“现代感”的产品供给,提升对客服务体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国资央企也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数据共享、客源互通大平台,增强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准性、广泛度,更好的服务消费者的综合需求。


是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国资央企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重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着力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模式,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动股权多元化试点,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机制,更快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国资央企还将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盈利能力,优化治理结构和管控体系,通过改革的综合效能,增强国资央企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2023年,中国旅游集团以“发现中国之美”品牌活动为契机,做优做精对外文化品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是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国际影响力。一直以来,国资央企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较少,对全球的消费者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有限。随着国潮需求的崛起,提升国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也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国资央企将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打造行业领先地位、扩大中央企业带动力和影响力为目标,丰富品牌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加强客户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巩固美誉度和忠诚度。系统梳理所属品牌,研究建立主品牌统领下的立体化品牌体系和品牌矩阵,不断提升品牌体系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