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料液质量(1)
故障 |
现象 |
原因 |
影响 |
措施 |
在产品中有许多小圆气泡,料毯厚 |
炉内温度太低 |
如果炉内温度太低将导致料液澄清不好,没有熔化好的料一旦到达流液洞,澄清就太晚了 |
升高炉内温度。加速料液熔化过程,降低出料量的同时提高功率。 |
|
小的结石或圆气泡 |
实际生产能力超过电炉设计吨位 |
配合料/料液没有充分澄清 |
出料量必需低于设计的最大吨位 |
|
小的结石或圆气泡 |
少量澄清剂不利于玻璃液内的气体排出。 |
增大澄清剂的含量 |
||
小结石和较大的圆气泡 |
澄清剂含量过高 |
过高含量的澄清剂将产生大量的气泡,过高的硫酸盐含量会产生气泡 |
降低澄清剂的含量,直到料液转好,从而确定澄清剂在料方中所占的比例 |
|
小结石或者大圆气泡 |
电极冷却水套漏水 |
水蒸气导致结石或气泡 |
关掉冷却水或者更换电极冷却水套 |
|
只在一个料道内有结石 |
在料道内有方石英碎片 |
由此料道供料的产品都含有气泡。方石英元素已经分解 |
冲洗料道去除杂质 |
|
在料道口内部或附近有金属碎片 |
大气泡 |
除去金属碎片 |
||
大长气泡 |
卷入的空气 |
搅拌器旋转或取料器卷入的空气 |
调整搅拌器的旋转速度使之能连续的变化 |
|
结石/长气泡 |
电解作用 |
发生所有的料道内 |
断开接地电极或T/C |
|
带有金属光泽的大气泡 |
电解作用 |
由于电位不同而在电极之间形成原电池 |
在技术从员的指导下直流电镀可疑的电极 |
第一部分:料液质量(2)
故障 |
现象 |
原因 |
观察 |
措施 |
亮琥珀色 |
透射率高于技术要求 |
玻璃液内硫化铁和/或碳含量偏低,在配合料内混入了磷化铁致使料液带有琥珀色 |
透射率低于技术要求的550Nm |
提高配合料中铁、硫和/或碳含量 |
暗琥珀色 |
透射率低于技术要求 |
玻璃液内硫化铁和/或碳含量过高,在配合料内混入了磷化铁致使料液带有琥珀色 |
透射率高于技术要求的550Nm |
降低配合料中铁、硫和/或碳含量 |
亮绿色 |
透射率高于技术要求 |
铬和/或铁氧化物含量偏低 |
透射率低于技术要求 |
提高适当材料的含量 |
暗绿色 |
透射率低于技术要求 |
铬和/或铁氧化物含量过高 |
透射率高于技术要求 |
降低适当材料的含量 |
第一部分:料液质量(3)
故障 |
现象 |
观察 |
措施 |
玻璃呈现绿色 |
三氧化二铁中存在二价铁离子 |
配合料中硝酸盐的含量偏低,而含碳的材料却过高 |
提高配合料中硝酸盐的含量,用质量比较好的砂子 |
玻璃液倾向绿/蓝色 |
配合料中硒含量太少 |
在硒含量偏低的配合料中,绿色的氧化铁和蓝色的氧化钴的作用占优势 |
正确称量 |
玻璃液倾向粉色 |
配合料中硒含量过高 |
由硒而显的粉色浓于绿色/蓝色 |
|
玻璃液倾向粉色/绿色 |
配合料中氧化钴含量太少 |
粉色和绿色掩盖了蓝色 |
|
玻璃液倾向蓝色 |
配合料中氧化钴含量过高 |
由氧化钴而显的蓝色掩盖了粉色和绿色 |
|
玻璃液倾向绿色 |
配合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比平时高 |
由氧化铁引起的绿色比较强 |
检查配合料成分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检查硒和氧化钴的总重量 |
玻璃液倾向蓝色/粉色 |
配合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比平时低 |
蓝色或粉色脱掉绿色 |
注意:对于脱色玻璃来说,氧化环境下的玻璃的一个变化将导致硒的需求量的改变。
在铅玻璃中,要脱色/掩色是由氧化镍引起的,在铅玻璃中,氧化镍使玻璃显蓝色。
第一部分:料液质量(4)
故障 |
现象 |
原因 |
观察 |
措施 |
结石的大小从很小到25mm |
炉子太热 |
如果温度接近1620℃,电铸耐火材料将被侵蚀 |
把炉子温度降到1600℃以下 |
|
铅炉中白榴石的形成 |
电铸熔耐火材料在使用18个月后便损坏了 |
在下一个炉中用ER1195砖做架砖 |
||
电能耗费在池壁或者接近炉底的部位或架上 |
观察料毯形成的几何形状 |
保证在炉中心没有形成"冰山" |
||
正常的耐火材料磨损 |
炉子的后期使用 |
安排炉子部分大修,加风冷 |
||
由电极引起的结石 |
电极电流过高或不合格的电极材料所致,当然包括电极的损坏导致结石 |
在所需范围内降低电极电流 |
||
来自角砖的料液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或者角砖用的是低级砖而不是ZAC砖 |
结石间隔出现,是由出料量的变化或碎玻璃比例的变化引起的 |
确定操作者没有把配合料落在角砖上 |
||
碎玻璃不纯净 |
碎玻璃中含有耐火材料杂质 |
保证不干净的碎玻璃不再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