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加工性超高性能可钢Low-E镀膜节能玻璃是多膜层复合膜结构的高端镀膜产品。由于涉及纳米级银质材料和半导体电介质的应用,其选型复杂,具有较难控制的技术风险。SYP采用的新型镀膜材料可以掩盖玻璃材料表面的一些缺陷,使光畸变更加柔和,减少由于漫反射对玻璃材料表面的视觉缺陷。本项目通过增加技术含金量提高竞争门槛,产品在建筑尤其是大型、高端节能建筑上有广阔应用前景。经过前期仿真模拟和与现有高端产品的技术对比,总体技术路线如下:
①纳米级膜层结构的选定:
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实现满足要求的新型可钢Low-E膜系结构设计分配,为了要达到更高的节能环保效果,起到对该新型Low-E玻璃可加工性能提升的需要,必然要重新设计复杂的纳米级镀膜层结构,即多层银结构复合膜层。其中膜层中对节能效果贡献最大的银层将被适当地分开,每层的厚度都必须要求允许可见光的有效通过,否则就失去了玻璃通透的物理特性;并且,再通过不同电介质层的搭配,共计多层的各种材料膜层合理组合,以获得不同可见光透过率,以及低太阳能总透过率的效果。
②复合膜层的选型与试制:
普通的节能玻璃膜系中有单层膜和多层膜,一般采用和玻璃基体性质相近的金属锡和半导体硅材料,其性能远远无法达到本项目的预定目标。在此基础上,必须另辟蹊径,寻找适合本项目的介电质层材料的匹配,诸如掺杂的锌锡合金,掺铝的半导体硅等材料。经过多次试验证明,采用多种复合材料作为介电质层将使玻璃表面获得与基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复合膜层结构,并形成致密低辐射膜层,从而获得更强的耐磨能力,更高的红外线反射能力,更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更低的热辐射水平。
③新型材料的调研、选型与现有膜层的匹配:
新型材料的使用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其化合态可以是氧化物和氮化物,化学价位的不同导致了致密程度不同,其光学、热血性能亦有非常大的区别。为此,我们联合国内2家大型靶材制造商对选型材料进行实验,制作成所需比例的镀膜材料,在现有的镀膜设备上进行沉积实验。随后由检测中心进行后期机械、化学、物理方面的进一步检测,全部通过后最终定型为一种氧化物作为选型材料。镀膜靶材也相应的可以制作成为金属态和氧化物态。
④真空磁控镀膜技术升级:
为了采用“非线性沉积调节装置”结合“非对称气体馈入新工艺”的控制技术,实现金属银层能够通过直流平靶在氩气氛围中溅射,计划在目前具有顶尖制造水平的德国莱宝光学镀膜设备上利用SYP自有技术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现有靶位的数量并引入阴极控制系统,使多层膜系结构产品的试制成为可能。
⑤大面积整板玻璃表面镀膜玻璃颜色控制:
拟利用增加气体馈入反馈系统,使在高真空环境下的气氛配比稳定,等离子体浓度均匀分布,最终将使每层厚度约为10-20nm的多膜层系统整体均匀性都控制在±1.5%以内,从而保证达到对大批量大面积(约9㎡)玻璃产品生产时的颜色均匀性控制要求。在此工艺下研发的“高可加工性超高性能可钢Low-E镀膜节能玻璃”能在保持不同透射不同反射的特性的同时将产品的遮阳系数达到既定目标,相比原有传统的可钢Low-E膜系结构低辐射镀膜玻璃产品,其节能性能有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