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产能得到抑制,市场量增价升
水泥行业2011年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今年1-4月,产量为5.55亿吨,同比增加19.6%。从产能上看,2011年预计形成可投产的有效新增产能约为1亿吨,淘汰落后产能约1.3亿吨,总产能比去年略减一些。预计2011年水泥产量将达到21.4亿吨。从需求上看,老的“4万亿刺激政策”对水泥向上的推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但其大多数工程仍然在建,而水利、高铁等建设的兴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特别是住建部推出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来水泥新的需求。另外,城镇化建设、区域开发,都将使水泥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
2011年水泥市场上的两大亮点:一是今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10年水利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水泥行业在享受了4万亿“救市”资金“盛宴”之后又看到了水利投资10年4万亿的新蓝图。水利建设对水泥的需求将在2—3年内进入高峰,势必对水泥行业起到利好的影响。
另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为水泥市场注入了新血液。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相当于2010年全年商品住房的销售总量,今年保障房建设规模将实现72%的爆发性增长。保障房的建设可以弥补其它房地产开工率不足对于相关产业链的冲击,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房地产领域水泥需求不确定的预期。
2010年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今年中央要求1000万套保障房在11月之前必须全部开工,如果按照去年的竣工比例来推算今年保障房建设进度,今年将有640万套保障房可以建成,加上去年未完工的210万套,今年竣工套数将达到850万套。则2011年保障房所需水泥至少在1—1.2亿吨之间。
从2011年水泥价格上看,由于总产能并未增加,需求仍在增长,而煤炭价格上涨预期不断增强,水泥平均价格仍会有所上涨,若再次对企业“拉闸限电”,还会造成价格猛涨,行业利润也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2011年大中型水泥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增厚利润,大力开展水泥物流整合,除继续建设水泥粉磨站外,将用更多的精力在大中型城市发展混凝土搅拌站,通过物流产业链的延伸,占领更多的水泥市场,使其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2、玻璃 限产能刻不容缓,市场销量增长加快
2011年玻璃行业还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今年1-4月,产量为2.35亿重箱,同比增长17%。虽然今年国家在政策上仍将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但随着其以市场调控手段的力度加强,房地产开工率会逐渐上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商业地产的崛起,都将成为玻璃行业快速增长的基础。
2011年平板玻璃价格应是一个稳步趋升的态势,但国际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后,则生产玻璃用的燃料重油、天然气等都将会有大幅上涨,玻璃价格也将随之上升。玻璃企业节能减排、特别是纯余热发电所产生的利润会化解部分燃料上涨的因素。因此,全年玻璃行业的效益将会比去年更好。
在一片看好的声中我们也应看到隐忧,即产能已经过剩,从2010年的市场走势已见端倪。2010年平板玻璃产量为6.3亿重量箱,而产能已达8.5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产能就达7.44亿重量箱,落后产能不乏其中。由于2009年玻璃行业的复苏,2010年新增产能1.011亿重量箱,其增速显然超过了需求增速。所以淘汰落后产能在2011年玻璃行业也是重之又重的任务。工信部已于今年4月下达平板玻璃淘汰任务,预计淘汰落后产能2600万重箱。当然,由原材料制造向加工制品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节能玻璃、光伏玻璃、电子触摸屏玻璃等高端产品将增厚行业利润,落后产能的淘汰只会使存量玻璃企业发展的更好,而不是打压玻璃行业的发展。
3、玻璃纤维市场继续转好,积极应对国外贸易保护
2011年的玻璃纤维行业得宜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市场将继续看好。今年1-4月,产量为122.8万吨,同比增长24%。
玻璃纤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复合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气、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高新科技产业,在替代钢材、木材、水泥等传统材料方面作用日益明显。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玻璃纤维已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材料之一。随着全球玻纤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产品供应逐步趋紧,全球玻纤产品价格上调也成为了行业的共识,2011年玻纤行业有望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内需上看,2011年上升趋势非常强劲。对玻璃纤维来讲,我国将迎来一个“管道”年。首先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循环利用等需求大量的“管道”;城镇化建设中的各种水处理需要“管道”;电力、冶炼、冶金等节能减排,强制实施“脱硫”防腐工程需要“管道”,这些“管道”的原材料都是玻璃纤维。
同时玻璃纤维作为热塑性增强材料,在低碳、环保、绿色产业的启动下,2011年也会得到快速增长;玻璃纤维作为电子、电力工程材料,在我国智能电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也会带来较大的市场;当然,汽车业的发展,也使玻璃纤维行业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