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成功是显示技术应用的成功,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加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LCD制造基地和消费中心。今日,人民网邀请多位
专家解读“中国显示技术产业的投资机会”。在谈到国内显示相关产业生存状态时,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电子领域股票分析师余斌表示,玻璃基板产能增幅中国仅占1%,材料对中国的产业来讲确实是幼稚产业,刚刚起步。
以下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电子领域股票分析师余斌访谈实录:
刚才两位嘉宾谈的挺好,其实在显示产业三个环节上,渠道已经比较成气候,品牌渠道中国比较强,国内品牌上也比较强,中国的家电厂在国外的品牌力就比较一般。整个显示产业核心的技术不是在品牌商的那段,在面板过后制造的环节,附加值越来越少,那块主要靠一些渠道、品牌管理,这块没有看到特别赚钱,但是也还可以。相比之下,值得关心的是面板这块,中国产能差很多,中国之前投入很多面板线,从后续的运营状况来讲财务表现其实并不是很好。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有诸多原因,就他们内部而言有一些是技术上的问题,本身产品推出的速度偏慢,卖的产品部会获得新品的溢价,这样在一定能够上会受到压制。
大家都会去改,现在去观察后续的效果。国内的面板厂商在成本上也有很大的问题,有一个原因是生产节拍,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材料的配件上。有一些大的材料,像基板等等会涉及比较大的费用,如果用进口的方式解决会有成本的增加。我这边有数据,在玻璃基板全球产能的增幅,我看到最近的数据,日本和韩国全球占比都是37、38%左右,台湾24、25%的样子,这三个地方加起来是全球的99%,剩下不到1%,包括中国分的只有这么一点。
带来的问题是,有些成本在这样的状况下是一个瓶颈,面板产能一旦放上去就会有后续的配套投资过来,这里面提到比较多的问题,一个是本地化,还有一个是本土化。本地化是要求一些配套工艺商就得配套生产,一是降低物流成本,二是降低库存的成本。本土化是需要找到本土竞争力比较强,制造成本比较低的,技术水平又不错的厂商,这会带来更大的成本下降,我知道经营内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在这几个方向里,面板是需要比较它的竞争力,材料对中国的产业来讲确实是幼稚产业,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