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光伏产业:从高附加值到产能过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2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浏览次数:660
核心提示: 光伏曾具有成长股的某些特质,广阔的市场空间,较高的毛利。但如今,它已从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退化成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

      光伏曾具有成长股的某些特质,广阔的市场空间,较高的毛利。但如今,它已从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退化成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
  
  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政府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并对光伏电价进行补贴,以此来推进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发展,然而对于发电商而言,建设光伏电站的关键在于权衡补贴水平、建造成本、发电成本后,和传统能源相比能否获取更高的利润。
  
  作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的欧洲,在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缩减开支,光伏补贴大降,同时电站融资也出现问题,光伏装机需求明显受限。
  
  在2008年之前,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景气,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最高达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比价效应刺激了当时光伏的建设。而最近两年,油价维持在每桶80~100美元,对光伏的拉动作用下降。
  
  光伏的市场空间看似广阔,但却太依赖政府补贴和传统能源的比价,并且明显依赖国际市场,不可控因素太多。
  
  国内的光伏企业,大都集中在多晶硅片、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各家产品大多同质化,各路资本都涌入其中,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生产门槛不高,产能急速扩张,而依靠规模建立的成本优势也并不高。目前,整个行业就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最后必然导致打价格战和反倾销的出现。
  
  全球最大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今年上半年负债率80%,亏损10亿元,游走在被重组的边缘。目前股价在每股1.5美元附近,距离2007年高点76美元已下跌98%。另一只龙头尚德电力,股价从2007年的90美元,跌到如今的1美元附近,跌幅近99%。MaximGroup分析师给出目标价0美元的卖出评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