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文件,9个大项,26个小项,每个小项里又有若干项。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新生拿到这份材料,总觉得“有点问题”,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缺乏突破惯有思路的勇气。“整个产业集群怎么布置,财政资金如何提高有效性,能否改补贴为奖励?市场经济下政府需要研究新的思路。”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协重点协调办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案专题座谈会上,政协委员提出,上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三去一降一补”的问题,需要研究产业生态、降低成本、制度创新、简政放权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焦炭、铁合金、平板玻璃已全行业退出
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幅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增幅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208项,腾出土地近8.8万亩。去年上海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300项,焦炭、铁合金、平板玻璃、皮革鞣制等已实现全行业退出,铅蓄电池、砖瓦完成行业整合,外环线内传统纺织印染、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完成调整。
上海制定了调整后闲置土地、厂房等存量要素盘活政策,推进桃浦、吴淞、南大等老工业基地改造,推动金山第二工业区整体转型,启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高端绿色制造升级。
“工业4.0并不全是新的东西,一些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手段,形成新的产业链。”张新生说,政府要思考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入比例。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上海加快电子信息、精品钢材、精细化工、汽车、船舶、都市产业的改造提升,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发布年度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启动1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提升至60%以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甚至通过供给来刺激需求、创造需求,这恐怕还是要提高供给侧改革的针对性。”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