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精准治霾,提高污染防治效果。加快各类自动监测站建设,借智专家,运用好监测数据,科学诊断污染成因,系统规划解决方案,精准发力。同时,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环保“黑名单”、玻璃产业去产能交易平台、多渠道资金筹措等机制,帮助排放达标企业升级改造,倒逼企业落实责任。
强化监管,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统筹市县环境执法力量,不间断开展执法检查,实行夜间执法常态化,滚动执法、直查直处、倒查问责,尤其是对问题突出的县市区,开展点穴式、解剖式执法;对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以日计罚”。同时,按照省最新出台的县市区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励问责办法,正在加快修订我市配套办法,实行奖优罚劣,并将排名、考核、约谈、问责延伸到乡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