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多省发文限制或禁止平板玻璃项目的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8 浏览次数:3056
核心提示:近些年,我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整治从未停歇,进入秋季,越发明显。哪怕国庆期间,相关部门仍然密切留意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通报了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组3日和4日检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发现的涉气环境问题
      近些年,我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整治从未停歇,进入秋季,越发明显。哪怕国庆期间,相关部门仍然密切留意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通报了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组3日和4日检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发现的涉气环境问题,从通报情况看,两区域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或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较多。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我们将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不能让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玻璃产业作为环保严控的其中一个重点,近段时间,多个省份接连发文,对平板玻璃的建设进行限制,甚至禁止。
 
      四川省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拟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修订草案提出,在四川省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实行区域统筹、综合规划和联合防治制度、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以及区域限批等措施;对人口集中的城市,实行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规定城市建成区内大气污染严重企业应有计划地逐步搬迁、改造或者转型退出;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等。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方面,修订草案提出,拒不执行企业停产或者限产、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或者建筑物拆除施工等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黑龙江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行业源头管控。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发挥规划和规划环评调控约束作用,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从严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以及涉危、涉重和其他重大环境风险项目。规范产业园区建设,对国家级新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继续化解过剩产能,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对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城市建成区和重点区域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2018年年底前,相关市(地)政府(行署)制定专项计划并向社会公开。
 
      河南印发《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计划要求,2018年10月底前,鼓励7家钢铁、73家炭素、43家水泥熟料、6家平板玻璃企业试点开展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年底前,全省钢铁、铝用炭素、水泥、玻璃、焦化、电解铝力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提高燃煤项目准入门槛。从严执行国家、省重点耗煤行业准入规定,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煤炭、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传统煤化工、焦化等8大类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项目,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不再实施省内产能置换。
 
      实施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加快城市建成区、人群密集区、重点流域的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大的企业搬迁改造、关停退出,推动实施一批水泥、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业退城工程。
 
      山东菏泽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重点任务
 
      其中提到要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牵头)坚持“污染物排放量不增”,新增“两高”行业项目应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是原则,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实施“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新项目一旦投产,被整合替代的老项目必须同时停产。
 
      加快菏泽城区和县城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推动实施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工程。禁止新建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已明确的退城企业,要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产。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