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两会之声 | 温广勇:关注职业教育 推动技能与安全双提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06 来源:中国建材杂志 浏览次数:0

在温广勇看来,建设制造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科技进步与创新,也离不开大批技能人才及在职技能工人能力的持续提升。因此,拓宽其能力提升渠道,对工人、企业与社会均意义重大。

然而,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内部培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有的企业受限于企业性质、规模等,培训方式单调,课件内容和教具缺乏系统性,致使培训效果欠佳;还有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略了人才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丰富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在线学习平台,企业和员工对这些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程度较低。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也使企业难以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员工和业务需求的机构。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面向在校生,对于在职技能工人的继续教育支持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温广勇提出了解决思路。首先,企业要强化自身培训主体责任,政府监督其依规提取经费、建立机构,小企业可借助社会资源,有条件的企业要完善调研机制、更新内容,保障职工年度再教育时长,并开展交流比武活动。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职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职校灵活设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培训。最后,政府及行业协会应积极作为,建立筛选机制与网培平台,免费开放课程,鼓励职校及机构上传课程,让企业和职工受益,提升培训的便利性与广泛性。

身为玻纤行业从业者,为实现所处行业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的衔接,温广勇建议,针对玻璃纤维制造企业的员工,职业院校可以开发玻璃纤维制造工艺的课程,将企业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融入课程中。同样也可以将辅助的自动控制、钳工等通用工种的内容编入课程,最终实现校企之间的精准对接。


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作为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阵地,其毕业生安全知识储备关乎企业安全生产。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安全生产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能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增强保护意识与担当,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安全知识 “短板”,再加上企业入职安全培训的标准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量技术能力尚显不足且安全知识匮乏的青年员工步入工作岗位,这无疑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潜在隐患。

对此,温广勇给出了多方面建议。一是强化统筹领导,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在职业院校开设安全生产知识课程,需要国家层面自上而下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多部门协同作战。二是聚焦资源建设,打造系统培训教材。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联合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共同编写一套全面系统、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课程设计和教材资源。三是创新培训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安全培训课程应突破传统课堂授课的局限,积极创新授课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健全师资队伍,完善正规培训体系。职业院校应根据安全生产课程的教学需求,合理配置安全教学资源,明确教师的资质标准和能力要求。

温广勇表示,将立足建材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持续为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发声,以技能型人才培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