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商城
求购信息
市场行情
会员单位
团购
展会会议
专家库
年会报道
公司相册
视频
产品标准
行业数据
产销
协会活动
行业资讯
技术交流
商圈
年会
会员新闻
进出口统计
指导意见
党的建设
首页
协会
新闻
统计报表
市场
服务
人才
企业
政策
标准
信评
欢迎光临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协会介绍
|
协会活动
|
年会报道
行业资讯
|
会员新闻
统计报表
|
行业数据
|
数据查询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市场行情
监制平台
|
材料平台
|
网上展厅
求职招聘
会员单位
|
企业专访
|
商标荟萃
政策法规
产品标准
信用评价
商城
求购信息
市场行情
会员单位
团购
展会会议
专家库
年会报道
公司相册
视频
产品标准
行业数据
产销
协会活动
行业资讯
技术交流
商圈
年会
会员新闻
进出口统计
指导意见
党的建设
关于推荐第二十五届专利奖候选项目的公示!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严正声明 !
点击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求是网 浏览次数:
0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中,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从五个方面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所谓举国体制,就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们不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大秘诀。以科技领域来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重大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举国体制优势的发挥。
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千万不能丢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2015年10月,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总书记明确提出“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此后,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我国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科学指引。概括起来说,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这一体制,新就新在其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等多种手段,将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以探月工程为例。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深空探测任务,探月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正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国家航天局等部门统筹协调,全国3000家单位协同攻关、近10万人共同参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协同推进,才成就了这一工程的接续跨越、连战连捷。
当前,我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加强“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还是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篇重要文章中,从多个方面对此作出部署。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强调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在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方面,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在力量布局方面,强调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突出国家战略需求,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等等。这些部署要求,针对性强,抓住了要害,对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前进道路上,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我们就一定能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把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变为现实。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行业资讯
• 外交部再回应美方所谓对等关税
• 2025年第一批专项债券审核不通过原因及申报建议
• 新国标发布利好;打造不少于300个项目;创业板
• 标准化奖励补贴政策对企业有哪些好处
• 政策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相融
• 从政策惠企到法律护企 工信部全方位支持中小企
• 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 增加值两位数增长,中国装备制造展现硬核实力
• 创新高!7.9亿人次;沪深北交易所,最新公示;
• 工信领域本周(3月31日—4月6日)要闻回顾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华中地区玻璃企业库存低位“底气”较足
三项玻璃期货制度料有变
沙河地区深加工复产 玻璃消耗量增加
点面结合,为建材行业供给侧改革发声
石家庄水泥、平板玻璃等37类工业项目未来三年禁新建扩建
绿色金融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苗圩:六大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玻璃短期内上涨动力或受限
解决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 国家发改委开出药方
点击排行
7月玻璃生产线开工237条 库存3380万重量箱
中企承建的中非六国首条玻璃生产线点火投产
颜色玻璃会议召开,提振信心为主!
玻璃现货市场走势平淡,维持窄幅整理
玻璃生产成本重心下移,厂商出库依旧不畅
终端需求仍未有效启动 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持续增加
玻璃行情:玻璃价格略有下降,市场交投疲软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顺利通过送审稿技术审查
2018年我国耐火材料行业运行情况 利润同比增长38.4%
玻璃工业节能减排:世界首个使用100%氢气的玻璃工厂来了
网站首页
书籍订购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