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管理好自己的专利组合以促进标准的制定和融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01
进行技术趋势分析: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通过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行业展会等渠道,分析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需关注深度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便提前布局相关专利。
结合标准需求布局: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的动态和需求,将企业的专利布局与标准制定的关键技术点相结合。比如在 5G 通信标准制定中,企业针对标准中涉及的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等关键技术进行专利布局。
02
确保专利质量: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要提供详细、准确的技术内容,确保专利权利要求清晰、范围合理。企业可聘请专业的专利代理人或律师,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及时维护专利:定期缴纳专利年费,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同时,对专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例如,苹果公司在专利维护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对其手机相关专利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侵权行为,便会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03
积极参与标准组织:企业应积极加入相关的行业标准组织和技术联盟,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争取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拥有话语权。
推动专利纳入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应积极将自己的核心专利推荐给标准制定组织,通过技术论证、性能测试等方式,证明专利技术在标准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例如,华为公司在 5G 标准制定过程中,凭借其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大量核心专利,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使得多项华为专利成为 5G 标准的关键技术。
04
定期评估专利组合:企业应定期对专利组合进行评估,分析专利的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法律稳定性。可以采用专利评分模型、专利地图等工具,对专利进行全面评估。
优化专利组合结构:根据评估结果,对专利组合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技术落后、市场价值低的专利,可考虑放弃或转让;对于具有潜在价值的专利,可进一步加强研发和保护。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会对原有的专利组合进行优化,淘汰与智能制造无关的专利,增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专利。
05
开展专利合作:企业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专利合作,共同研发关键技术,共享专利成果。例如,汽车企业与芯片企业合作开发智能汽车芯片技术,双方通过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实现技术互补和专利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施合理许可策略:在专利许可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许可政策。对于符合标准制定方向的专利,可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进行许可,促进专利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同时,通过专利许可,企业还可以获取一定的许可费用,增加收入来源。